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文化 > 酒生活 >

酒在人体中是如何消化与吸收的?

2017-12-08 15:23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严格说来,乙醇是一种对人体各部位都有损害的原生质毒物。但和别的食物不同的是,酒进入人体后乙醇可不是经过消化直接被胃肠通过单纯的弥散的方式吸收,挥发最快的部位是小肠、十二指肠、空肠,胃及结肠中的速度则稍慢,口腔中的吸收则更少。酒通过口腔、食道进入肠胃,酒中的乙醇会有20%是在胃中被吸收,其余的80%则由十二指肠、空肠吸收,空胃时吸收最多,CO2可促进吸收。影响乙醇吸收的因素很多,整体而言,浓度越高,吸收就越快。而当跨膜的浓度梯度减少,吸收则减慢。不过,当浓度过高(高于30%)或过低(低于10%)时,吸收情况又有所不同。如浓度大于30%,乙醇会刺激胃黏膜,产生小出血点,抑制平滑肌功能,并可能导致幽门痉挛,致使胃排空延迟,影吸收。当浓度降低至5%-10%时,会刺激胃酸分泌,使乙醇吸收减慢。归纳起来,影响乙醇吸收的因素有两个,一为黏膜两侧的浓度梯度,一为胃本身的运动情况。

此外,饮酒的速度及饮酒量也影响乙醇的吸收。饮酒同时进食时,可稀释胃内乙醇,延缓胃排空,使血中乙醇的浓度降低。食物的种类对乙醇的吸收也有影响,适量富含脂肪的食物可减慢胃排空,但食入过多则会使人产生油腻感引起恶心,使胃排空加速,吸收增快。牛奶可阻碍乙醇的吸收。被吸收的乙醇几乎是均匀而迅速地渗透到人体各内脏组织中。有90%~98%的乙醇被完全氧化,这个反应主要在肝脏中进行。酒精在体内很快被氧化分解,释放出高达30焦耳/克的能量(介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之间),未被氧化的2%~10%乙醇主要是通过胃、肺排出。此外,在汗、泪、胆汁、唾液中也有微量排出。

1.酒的致病原因的研究分析

酒的致病原因:1克纯酒精可产生297×104J的热量,所以酒是一种高热量但无营养成分的化合物。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酒造成组织损害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已明确的,酒不但对靶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还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间接地起毒性作用。换言之,酒精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可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酒精性肝炎、心脏病、神经元变性等是由于酒精直接中毒所致,其中以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为敏感,也最为重要。因为它是急性中毒和酒依赖等问题的基础,随着大脑高级皮质功能受到抑制,饮酒者会出现行为的某些变化,如意志消沉或放肆。酒还与运动功能、协调、反射反应、判断力减弱以及注意力分散等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酒精还可能通过膳食营养的替代和它们的吸收与利用的减弱以及内分泌的变化、代谢紊乱、抵抗力降低、阻塞性睡眠窒息加重等间接地对机体起损害作用。

2.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其作用基本上与麻醉药相似,但出于它引起的兴奋期稍长,大量饮用会麻痹延脑,安全性差,因而不能作为麻醉药来用。饮了一定量的酒,常常表现很兴奋,其实这只是大脑的抑制功能被减弱的缘故。酒精能刺激主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右脑,也能麻痹主管记忆力和自控能力的左脑,大量饮酒所出现的醉态,也是左脑被麻痹的结果。此时饮酒者会不同程度地丧失自制能力,同时其辨别力、记忆力及集中理解力亦会减弱乃至消失,视力(中枢性)也常会出现障碍。

3.乙醇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根据乙醇使用量的不同而不一样,使用中等量的乙醇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常可使饮者皮肚发红而有温暖感。但如把饮酒作为较时同饵爆用,那就不恰当了。人在寒冷时皮肤血管会收缩,出现鸡皮疙瘩,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而饮酒会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导致大量热能损失。所以,通过饮酒来进行长时间的御寒,反而会增加被冻伤的几率。饮用中等量的乙醇对心脏功能并无明显影响,然大量饮用,则可麻痹延脑,导致循环虚脱。有些人会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的心血管障碍,这并非由乙醇直接所致,而是因为这些人常以酒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且不注意饮食的结构,结果造成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从而导致心血管障碍。

关键词:酒生活 酒常识 乙醇  来源:酒通社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