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谁将“勾兑酒”妖魔化?

2015-08-05 09:04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尽管当前白酒行业低迷,但仍挡不住酒企冲刺IPO的热情。近日,过会成功的金徽酒被舆论质疑原酒自产能力严重不足,成品酒或经过勾兑,再次将“勾兑酒”拉回公众视线。实际上,勾兑酒在行业内是公开的秘密,但仍有民众谈此色变,勾兑酒已然被“妖魔化”,酒厂遮掩避谈的背后,是监管力度的缺失,对此,中国酒业协会呼吁在强调诚信的同时,更要升级白酒检测标准。

观察:

中低端酒都是勾兑酒

近日,过会成功的金徽酒发布了招股书,然而记者发现,该招股书中的基酒产量与成品酒产量、粮食消耗量与原酒产量等关键数据明显与同行业其他酒企相背离。其中,公司自产原酒产量只占全部原酒用量的18.92%,这意味着71%的原酒需要外购,不禁令人质疑金徽酒是否为“勾兑酒”。

事实上,“勾兑酒”已成为行业讳莫如深的话题。据一位在白酒行业从业十余年的郑先生透露,目前市面上九成的白酒都是勾兑的。对此,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商超、专卖店后发现,在精品区外,多数品牌都只在成分处标注了水、高粱等主要成分,只有少部分品牌在成分中标注食用酒精、食用香料,但也未标具体含量和配比等。“200块钱以下白酒不可能是纯粮酿造,多为食用酒精勾兑而成,因此品牌酒厂隐匿成分也是担心自己会因此被拉到中低档产品,在IPO路上受到影响。”郑先生如是说。

业内:

此“勾兑”非彼“勾兑”

与酒厂的策略略有不同的是,公众之所以谈“酒精”色变,更多是出于企业以酒精勾兑冒充纯粮固态发酵法,所使用香料、添加剂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郑先生告诉记者:“纯粮酿造所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较勾兑高,在公众心中也有‘偷工减料’的意思,加之很多人还对特大假酒案导致多人死亡事件心有余悸,将勾兑酒跟之前的勾兑油混为一谈,对‘勾兑’、‘勾调’有所误解,因此企业都不愿意做过多宣传。”

事实上,在酒类行业中,“勾兑”多指技术,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白酒中可以添加食用酒精,勾兑之后的酒在香气和口感上会更佳,许多洋酒也是勾兑而成的,可以说在酒类行业,勾兑技术对很多酒企而言,还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勾兑酒法规的不完善,确实也给一些违规企业的非法添加留下可乘之机,因为目前质量检测部门相关的检验手段和标准对于一些非法添加的检测难以全面覆盖。此外,对于目前市场上一些标榜的年份酒,同样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检测标准,只有专业人士凭借经验从感官上可作出判断,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别。 近日,据记者从中国酒业协会处了解到,中国酒业协会已经提出了“中国白酒3C计划”,倡导品质诚实、服务诚心、产业诚信,同时要升级白酒检测标准,加强传统白酒添加食用酒精、添加剂以及年份酒的鉴别技术,白酒标准的系列修订工作也在进行中。

消费者:

欲盖弥彰丧失诚信

事实上,在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严格规范白酒标签,企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标准,标注白酒标识。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但几乎所有产品都未执行这一要求,未作明确标识的白酒产品仍在市场大行其道。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消费者在听到“勾兑”一词时表现出了忧虑的神色,多数消费者对“勾兑”酒的具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又是什么让民众如此抵触勾兑酒呢?

“其实早就明白酒是勾兑的,大大方方地承认也不会多想,但是在成分中避而不谈,只在宣传语中用‘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相结合’这样专业的字眼混淆视听,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一位消费者如是告诉记者。

分析指出,对白酒企业来说,勾兑酒只是涉及不同生产工艺的中性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企业没有把真相告诉消费者,明明是勾兑而成却虚假标注“酿制产品”,则关系到商业诚信和消费者知情权。而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是导致消费者抵触“勾兑”的原因。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窖藏概念。”业内人士郑先生介绍,许多白酒都达不到所说的年限,但勾兑酒却有着不同的概念。以常见的窖藏酒为例,一般而言,勾兑酒所指的窖藏是产品勾兑好后放置的时间,窖藏和洞藏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而许多小厂家因为规模问题没有酒窖,所谓的窖藏也只是勾兑好后放置了一段时间。“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他们有权利知道自己到底喝的是什么样的酒。”杨洁

    关键词:勾兑酒  来源:信报网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