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
2025年,创新仍是酒业的主旋律。有的企业借鉴啤酒的运营模式,实现了淡季也能畅销的目标;有的参考果酒的思路,为白酒赋予全新风味,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有的企业融合鸡尾酒的调制方式,开创了酒业新风尚……
在持续的创新突破中,中国白酒正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向啤酒、鸡尾酒、果酒取经,用白酒+砸开行业壁垒
在创新的道路上,酒业一直从未停歇。
8月1日-5日,牛栏山在潍坊泰华城美食街举办了以“快乐牛碧桶畅饮金标牛”为主题的潮流酒饮盛宴。所谓“牛碧桶”,就是用牛栏山二锅头、雪碧、柠檬、冰块在大桶内调制的冰镇果味酒精饮料。
对于消费者而言,“牛碧桶”含有大量冰块,是夏季降温解暑的神器,而独特的口味能够带来不同体验。网友调侃:“喝牛碧桶,做牛逼人!”
从2022年诞生以来,“牛碧桶”就火爆全网。在抖音,“牛碧桶”相关话题有40多个,其中最热话题的播放量超1.3亿次。
7月上旬,国窖1573冰・JOYS“灵感发酵局”在北京798艺术区盛大启幕。从2009年国窖1573提出“冰饮风尚”以来,国窖1573冰・JOYS已从最初的“冰火之道”艺术展,到打造沉浸式体验的冰・JOYSBAR,再到参与阿那亚戏剧节候鸟300项目设立“灵感驿站”,再到今年的“灵感发酵局”,其以艺术跨界、时尚演绎等创新形式,重构了白酒的消费场景,成功塑造了高端白酒年轻化、时尚化的全新形象。
2024年10月,桂花汾酒火爆网络。金黄的酒体,桂花随着动人的BGM翩翩起舞,再配上“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文案,引得大家争相模仿。
汾酒迅速以小红书与抖音为突破口,以国潮人文风格浓郁的桂花泡酒DIY为形式,吸引网友创作了大量UGC内容。经过三年耕耘,#大家都爱汾酒抖音挑战赛#播放量超23亿次,已经成为酒业现象级传播事件。
从国窖1573冰・JOYS,到“牛碧桶”、桂花汾酒,各大名优白酒企业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产品创新风味新表达,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让世人看到酒业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逆境重构:攥紧三重破局先机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熊彼特表示: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
对于白酒而言,产品创新是摆脱行业当前困境的有力推手。
一是,拓宽消费场景,为酒业寻找新的增量。
受白酒终端需求逐年下降、史上最严禁酒令出台、白酒迎来淡季的三重影响,最近几个月政商用酒减弱,市场销量下滑明显,企业面临库存积压、终端渠道动力不足等问题。酒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来缓解当前压力。
白酒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就是探寻新增长点的一种方式。白酒通过冰镇与果味勾调,让产品具有啤酒与果酒的口感与风味优势,不仅能够让白酒进入夜场、酒吧等消费场景,还撕掉了夏季喝白酒让人燥热的标签,摆脱了白酒夏季销售难的束缚。
二是,化解白酒年轻化问题。
2025年初,#年轻人为什么看不上白酒了#的话题在微博、小红书、B站等社交平台掀起热议,让大家再次看到白酒严肃刻板的酒桌文化,激起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厌烦心理,影响了销量,造成白酒消费断层。
而白酒产品创新后,淡化了传统商务宴请与家庭聚会上的严肃性,消费场景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容易获得年轻人喜爱。
佳酿网翻看网友们的分享贴,发现牛碧桶的饮用场景丰富多样:可以自饮,如“打工人深夜的放纵,怎么能没有牛栏山金标牛的陪伴”;也可以聚饮,“聚会轰趴,秒变派对灵魂饮品,气氛瞬间嗨到爆”、“好朋友来家里吃饭,终于可以调大桶酒啦”。
三是,提前为白酒出海做准备。
随着国内酒业进入缩量竞争,白酒出海早已是行业共识。仅茅台在2024年就调研走访三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走进印尼、泰国、老挝、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西班牙、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美国等地,开展市场调研和品牌推广。
但是在国外,人们没有产生对白酒品牌的崇拜,也没有形成日常饮用白酒的传统,而商务宴请时国外高净值用户更加偏爱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等其他酒类,需要白酒企业从0到1做市场。
任何事情从无到有,都要经历长时段、大规模、低成本的本土化培育。
放眼全球,三得利近40年的出海历程对白酒国际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得利会依据当地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文化特色、口感偏好进行产品本土化改良或是研发新品。
2021年,三得利计划在澳大利亚投放一款柠檬酒时,单独组建了本土化团队,对柠檬的刺鼻气味作出调整,将酒精含量从9%降至6%,并将产品命名为“-196DoubleLemon”,在上市之后,这款产品迅速成为澳大利亚罐装鸡尾酒市场的头号畅销产品。
对于白酒而言,如今到了三得利时刻——用产品创新、以低成本的形式获得国外消费者喜爱。
TikTok调酒爱好者@MixMasterJake高度评价了“牛碧桶”:“试了中国朋友推荐的‘Baijiu-SpriteSlam’(白酒+雪碧),清爽感炸裂!适合派对,一秒解暑。警告:别被甜味骗了,后劲很猛。”
在佳酿网看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黑神话悟空》《哪吒2:魔童闹海》与《大展宏图》这些彰显中华文化的产品,利用社交平台的传播,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白酒需要进行现代化产品包装,用求同存异的方式进行国际化传播。
创新是在黑夜中走钢丝,酒业需要孤勇者
当然,我们要承认部分白酒产品创新会弱化白酒醇厚优雅的风味,早已被资深白酒爱好者视为不伦不类的“怪物”;白酒因为冰着喝,让消费者短暂忘记酒量,容易喝过多白酒,危害健康;从产品定位角度看,白酒产品创新弱化了烈酒的范畴,品类定位变得模糊,
这些都是白酒未来发展需要规避的。
但是,世间任何创新,都是在黑暗中走钢丝,充满各种未知,需要大家容错。哪怕是华为,也做了众多错误抉择。
早年,任正非认为微波没多大用,提出把整条产品线砍掉。结果两年后,华为开拓非洲市场时,发现埋光纤不现实,建基站成本太高,微波才是最优解。
2001年,员工多次提议做手机,都被任正非拍桌子怒吼,“谁要再提做手机,谁下岗。”
任正非虽然多次否决员工提出的战略构想,但是依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并建立容错机制,让华为一次次重新捡起众多曾经被否决的战略决策。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手机、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头部玩家,有的领域甚至是断档领先。
任正非认为,在确定性领域以成败论英雄,在不确定性领域允许“歪瓜裂枣”式探索,并通过“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开放机制降低试错成本。
任何行业想要长久繁荣,需要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创新,而不是用一招鲜打遍天下。
在酒业,随着80、90、00后逐渐成为白酒主力消费人群,他们从小沐浴在物质富裕的时代,对白酒消费提出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让酒业未来发展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同时,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等其他酒类早已走进国人的日常生活。想争夺白酒市场份额的不乏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三得利这些世界烈酒巨头。
外有强敌入侵,内部发展受阻,酒业再次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需要用全新的方式才可能摆脱当前困局。
目前各大酒企发起的产品创新,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未知领域进行的深度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企业会因为选择错误道路而倒下。但是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丧失斗志,选择躺平,因为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惨痛失败的基础上。所以未来白酒产品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大名优酒企共同努力。
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言,白酒行业要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他鼓励白酒企业积极开展跨行业开放合作,搭建起产、学、研、协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要鼓励这种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因为酒业能够发展成为如今产值数千亿元的庞大产业,是靠一次次敢于突破自我的冒险。当然,创新的路上到处是尸山火海,很多企业会倒下。我们依然高度赞扬这些孤勇者,因为正是你们的存在,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酒业因为你们的存在,才开辟出一个个全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