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今世缘苏超小酒爆红,小酒如何从“网红”蜕变为“长红”?

2025-07-23 17:15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今年夏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以其独特魅力席卷全国,掀起了一场现象级全民狂欢。在这场热潮中,今世缘推出的“苏超城市小酒”(以下简称“苏超小酒”)意外成为焦点。该酒通过融合江苏十三市地标、球队配色与城市精神,精准击中了球迷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点,让“看球必开苏超酒”成为一种消费新潮流。

其实,在苏超小酒走红的同时,其它酒企亦加速了对小酒赛道的布局。酒鬼酒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将分步启动低端、低度、小酒“两低一小”产品战略;水井坊在公开平台表示,在线上和新零售渠道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产品;洋河与京东联合推出了211毫升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

各大酒企的集体动向,将行业聚光灯打向了小酒赛道——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小酒这门“小生意”能否承载起“大期望”?

双核驱动,苏超小酒爆红的深层逻辑

苏超赛场上,“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诙谐地道出了江苏十三市之间独特而微妙的地域情结。作为苏酒板块龙头酒企与苏超整体赞助商中唯一白酒品牌,今世缘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情绪,以“缘结苏超”为核心理念,顺势推出苏超小酒系列,掀起一股融合地域自豪感与足球热情的文化消费新风尚。

综合来看,苏超小酒的爆火并非偶然,其背后有两大核心驱动力精准发力。

一方面,苏超小酒精准化身为城市认同的精神载体,深刻契合了情感消费的趋势。在产品设计上,每款小酒深度融合城市精神、地标建筑、足球元素,并巧妙汲取对应球队的队徽配色,堪称一握在手的“江苏文化微缩景观”。例如,南京版瓶身上,“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城市精神环绕着紫峰大厦的现代轮廓;苏州版则以东方之门与现代传媒广场的流畅线条,勾勒出“崇文睿智、开放包容”的城市气韵。

这些匠心设计,堪称“体育+文化+白酒”深度跨界融合的典范。它精准串联起三个核心情感维度:城市荣誉感、足球激情与酒缘文化,使产品成功构建了深层次的情感与精神共鸣点。每一位江苏消费者,都能在对应城市的专属小酒瓶上,直观地‘看见’并强烈认同自己城市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图腾。消费者喝下的不止是一杯酒,更是对本土文化身份认同的一次“轻量化”情感消费与价值表达。

“看球饮酒时,喝下去的是酒,升腾起来的是家乡的自豪感。”江苏球迷们的这句感慨,正是苏超小酒独特价值的最佳注脚。

另一方面,精准营销的强势赋能功不可没。在线上,今世缘推出了“拆盲盒赢苏超文创酒”互动游戏、联合媒体直播赛事、打造《主播说苏超》特色栏目,并借力抖音KOC创作,同步传递浓烈的地域情感与品牌价值;在线下,则在各地音乐餐吧举办“球迷狂欢节”,推出“胜利时刻开国缘”等主题营销,将白酒消费与胜利欢庆、好友共聚等情感诉求深度绑定,持续烙印消费场景记忆。

与此同时,今世缘还冠名了家乡球队淮安足球队,通过场内巨型广告、企业方阵展示、多元活动联动实现了全方位曝光。尤其在淮安队主场比赛期间,创新推出“酒旅体”融合营销——球迷可凭身份证或球赛门票免费参观今世缘旅游景区,从而完美打造了“观赛激情-品酒体验-文化归属”的情感消费闭环。这些环环相扣的举措,形成了强大的营销势能,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数据显示,苏超联赛单场观赛人次超50万,今世缘品牌曝光量突破10亿次。而苏超小酒的迅速走红,无疑是今世缘洞察并满足消费者情感消费趋势的主动创新与成功突破,印证了“文化共鸣力”与“场景创造力”是俘获目标客群的不二法门。另外,在苏超期间,今世缘主力产品国缘V3在省内核心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0%,亦佐证了这一点。

客观地说,苏超小酒的价值远不止于销售本身,它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今世缘品牌价值的升维。从高沟酒厂到今世缘酒业,再到以“缘”文化突围市场、稳居白酒上市公司TOP7阵营,今世缘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魂,以情感为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此次借助苏超及苏超小酒,今世缘不仅将“缘文化”的边界拓展至“奋斗之缘”“城市之缘”,更精准传递了“成大事,必有缘”的品牌主张。这不仅强化了品牌与城市精神的深度契合、与奋斗群像的深度共鸣,更高效构建起更具广度覆盖和深度渗透的“全域情感联结”体系。

尤为重要的是,审视今世缘的发展底色——其省内营收早已超过百亿、成为比肩洋河的存在,这一现实更凸显出其与苏超合作的战略价值。通过携手苏超,今世缘不仅可以将赛事汇聚的巨大流量转化为品牌文化的“留量”,持续巩固江苏大本营市场的领先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借赛事IP撬动全国性品牌认知。

在去年12月举办的2025今世缘发展大会上,公司强调今年将做好“两个确保”: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确保省外市场增速明显高于省内市场增速。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今世缘营收为50.99亿,同比增长9.17%;净利润为16.44亿,同比增长7.27%。其中,营收增速排名白酒上市公司第3位,净利润增速排名第5位,其强劲发展势头不言而喻。

品类跃迁,小酒市场的三重进化轨迹

实际上,苏超小酒的爆火,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更从侧面反映出小酒品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价值定位与表达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层次的革新与重构。

回溯小酒发展史,这一白酒细分市场,经历了从低端附属品向独立文化载体的质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小酒1.0时代:低价引流的渠道补充品。小酒雏形虽早,但形成一定规模化市场则在世纪之交的2000左右。这是时期,小酒的核心特征是作为酒企的低价引流工具和渠道补充品,多通过“买赠”形式出现,依附于主产品,尚未形成独立的消费价值认知。商业模式则高度依赖渠道驱动,核心目的是以低廉价格(通常10元以内)吸引消费者尝试、促进主品销售或培育消费群体。但由于入局门槛低、开发仓促,导致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缺乏品牌个性,生存周期普遍短暂。相关数据显示,超过90%的产品生命周期不足两年便遭市场淘汰。

不过,也有产品成功超越“补充品”宿命,红星小二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它不仅凭借亲民的价格和独特的清香口感赢得了庞大消费群体,更在无形中充当了红星二锅头品牌的市场“播种机”,为红星培育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它仍是红星品牌不可或缺的主力产品。红星小二的长盛不衰也是对小酒1.0时代”浮躁与短视最有力的反证。

小酒2.0时代:独立品类,品牌驱动的价值升维。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实施,引发行业深度调整。不过,这场“寒流”却意外催生小酒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与独立。究其根源,市场环境剧变迫使酒企寻求新的增长点,而消费端的悄然升级,比如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个人化小聚场景增多等共同为小酒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沃土。尤其是各大酒企投入资源进行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精准营销,推动小酒从流通货架附属品跃升为独立品类,进入品牌化时代。

这一时期,主要主要由两股力量推动小酒高速发展。其一,以小郎酒等为代表的名酒小酒,依托母品牌的技术和品质背书,主打“名酒品质,小瓶享受”,有效切入了大众聚餐场景,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

其二,以江小白等为代表的青春小酒异军突起。它们精准捕捉到年轻一代自我表达的情感诉求,将产品从物理容器升华为情感容器,迅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引发共鸣,比如江小白巅峰期的年销售额达30亿左右。但青春小酒的“退潮”揭示出,当新鲜感消退,消费者更理性审视口感、品质和长期价值时,单纯依赖文案吸引力后劲不足。这警示小酒必须构建更深层的价值锚点,构建更坚实的品质根基、场景黏性和文化内涵。毕竟,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最终取决于价值交付的真诚度。

小酒3.0时代:文化表达与价值重构的深度共鸣。当理性消费撞上行业残酷的存量竞争,小酒市场在经历前期的野蛮生长与品牌化洗礼后,步入以文化表达与价值重构为核心特征的3.0时代。当前,小酒不再仅仅是价格标签的载体或品牌故事的容器,而是升华为承载地域文化、群体情感与精神认同的“文化符号”与“情绪接口”

而苏超小酒的走红正是小酒3.0时代的先锋实践者。它跳出了小酒“拼历史、讲工艺”的内卷传统,将江苏各地分散、具象的城市精神符号,通过创意提炼整合,升华为具有广泛共鸣和时代感的“苏大强”精神共同体,开辟了“区域文化融合”新赛道,为行业提供了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价值跃升的创新样本。它的爆火印证了:最打动人心的品牌叙事,往往根植于脚下最熟悉的土地。

破局之道,小酒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数据显示,近年来小酒市场以每年约2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未来3-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小酒正跃升为行业不容忽视的增长点,其价值不仅在于细分市场的增量贡献,更在于其对白酒消费人群进行培育。

比如在消费端,小酒正扮演至关重要的白酒入门“启蒙者”角色。据《年轻人饮酒习惯调查问卷》显示,高达33.9%的年轻人选择小瓶装作为首次尝试白酒的“敲门砖”,无疑小酒已成为连接年轻一代与白酒文化的重要桥梁。其实,也正是洞察到这股潮流,主流酒企与新锐品牌纷纷加速布局小酒赛道,从而抢占未来消费主力的心智入口。

然而,硬币总有另一面,小酒品类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一方面,其直接竞争对手是百元以内名酒旗下的光瓶酒(500ml装)。这些产品依托强大的品牌力、成熟的渠道和扎实的品质基础,构成了坚固的“性价比”壁垒;另一方面,果酒、预调酒等多元化低度酒饮,凭借更丰富的口味、更轻松的饮用体验和鲜明的时尚标签,不断分流追求微醺感和社交表达的年轻消费者,成为小酒不可忽视的“劲敌”。

因此,小酒要真正从“流量入口”蜕变为“实力选手”,在残酷的存量竞争中赢得稳固的消费认知,必须构筑起立体化的竞争壁垒。

首先,高质价比是基石。小酒的核心优势在于高质价比,而非单纯低价。在确保品质过硬的前提下,产品折算成500ml后的实际价格,需低于同档次主流光瓶酒,形成清晰的价值感知。尤其在消费理性回归、价格敏感度提升的当下,小酒需用“小瓶身承载大价值”的属性,为小饮小聚消费场景提供难以拒绝的选择理由。

其次,口感适配性是关键。小酒的核心消费场景是大众化、高频次的自饮与小聚,这要求其口感必须适口性强、接受度高。同时,在此基础上,小酒产品还要努力塑造“舒适的记忆点”,让消费者在轻松畅饮之余,能留下清晰的味觉标签。毕竟,真正的消费忠诚度,始于舌尖,终于心间。

第三,构建科学的渠道利润体系。相较于成熟大单品,小酒在传统渠道的利润空间设计是决定其市场渗透深度的关键。因此,小酒必须建立与产品定位相匹配的梯度价格体系,既要保障终端零售价的市场竞争力,又要为经销商预留合理利润空间。同时,还要强化渠道秩序管控,如区域保护、反窜货机制等,以维护市场稳定,避免渠道信心受损。

此外,小酒同样需要积极拥抱新兴业态。例如,布局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兴领域,便是其拓展销售渠道的理想路径。特别是在即时零售方面,当前该渠道白酒主销产品主要集中在百元以内,恰好与小酒核心价格区间重合。优化配送方案,小酒既能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碎片购买”的便利诉求,又能借助平台大数据分析,实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构建与营销触达。

整体来看,小酒市场正经历从单一产品竞争向系统性价值重构的深刻转型。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创新,更深刻地渗透到消费场景的立体化拓展、代际消费群体的迭代以及全渠道运营模式的深度进化之中。

进一步来讲,小酒3.0时代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在品质之上重构产品的精神价值,并在消费者心中种下认同的种子。苏超小酒的成功昭示:当文化认同成为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唯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精准捕捉时代消费情绪,并在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上持续精进,小酒才更有可能破圈,甚至是承载起某种“大期望”。

    关键词:小酒 今世缘 苏超小酒 小郎酒  来源:佳酿网  程亚利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17年,金徽正能量点亮了什么?
  • 下一篇:没有了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