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类营销 >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转型中把自己“玩死”?

2017-07-31 10:50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喊转型,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那么这些企业到底是怎么在转型中,把自己“玩死”的呢?

这篇文章列举了,企业“玩死”自己的五种病,这也适用于酒业,也适用于茶产业等其他行业,大家不妨来看下。

第一是巨婴病。这类企业就象巨婴一样,不是大笑就是大哭,要么激进,要么蜷缩,总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现状做一个行之有效的战略,不能像成年人一样理性思考,比如有些企业在听了关于互联网的课程之后,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跨越,最终陷入发展的泥潭。

第二是文盲病。这类企业,冒然转型到全新的行业,既没有行业经验,又没有客户基础,也没有熟悉监管的团队,对于新领域来说,他们就是“文盲”。实际上,转型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和领域内闯出一条生路,在熟悉的轨道上做创新,是要在最熟悉的领域内,跳出原来的框架去思考,从而改变现状,求得生路。这才是转型的正路,才容易成功。这篇文章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搞什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你是炸油条的,就把油条炸好,炸成全世界最好的油条,生意不见得比阿里巴巴小。如果遇到瓶颈转型,可以跳出原有路边炸油条的框架,看看能不能标准化,能不能做成写字楼外卖,能不能配上特制豆浆,或者能不能联合附近的油条摊、煎饼摊做个小吃一条街,这才是真正的转型”。我们在转型时不能盲目,酒业发展不错,一些人就会盲目进入酒业,你是不是适合这行,你是否了解酒行业?在酒行业不怕资本入驻,因为酒业有一个壁垒叫营销壁垒,他行业的营销经验不一定适用于酒业,而是要熟悉酒业,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人没有五年的时间是很难熟悉酒业的,这也是为什么联想这么大,管理这么先进,收购了武陵、板城、孔府家等四家企业最终逐年亏损而被迫转让给衡水老白干的原因。

三是模式病。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企业动不动就谈模式创新,实际上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模式,大家记住的还是说那些好品牌、好产品。因此企业不要迷恋各种模式,在卖货的渠道一路狂奔,而忽略品牌和产品的建设,因为我们根本卖的是产品,不是模式。在酒业遇冷的时候,有一个互联网+的翅膀,兴起了B2B、B2C、O2O等等互联网+,开始很多酒厂也是期望有一个新的模式能够拯救酒业。五六年调整期过去了,结果发现大部分销量还在传统渠道,但同时也需要传统渠道进行互联网+改造,进行创新,进行新工具的植入。而不是完全期待一个模式,特别是一些企业搞类直销,需要思考是不是违反了法律法规,是不是正路?

四是牛人病。很多企业遇到问题,就开始找牛人,把希望寄托到牛人身上,但多时候牛人救不了企业。比如我们很多企业将希望寄托于职业经理人,如果你请来的是销售国窖的,他会按卖国窖的方法卖,请来的是卖老村长酒的,他会按照光瓶酒的方法卖,请来的是卖劲酒的他可能就会按照劲酒的方法卖,请来卖可乐的可能按可乐的方法卖;一个职业经理人一种打法,企业年年换职业经理人年年变模式,最后折腾的还是自己。一家企业要有清晰的战略、清晰的模式,不管1请谁来,可以有原来的经验,但是要按照既定的战略和模式走,才会有叠加效应,而不是将希望寄托于牛人来改变。

五是老板病。很多成功的老板,都很迷恋自己的权威和经验,但这种成功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束缚,因此企业要想真正转型,首先老板要去掉光环,摆脱束缚,这也是很难的。很多企业转型不成功主要是思想难转变,比方一些原酒企业,如泸州产地的原酒企业、邛崃产地的原酒企业、仁怀产地的原酒企业,在行业调整期存在大量关停并转,这样的情况下原酒厂该如何转型?其实说到底是思想的转型。以前卖货很容易,B2B模式,卖几吨、几十吨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很爽,很简单。现在需要一瓶一瓶卖,一斤一斤卖,要卖给消费者做C端。转型是痛苦的,思想不转型很难成功,特别是老板的思想、企业团队的思想不转型是很难成功的。很多企业转型不成功其实就是一把手的思想没有转型成功,这也是一种企业病。

最后,老田建议各位总裁,我们要转型,但不能瞎折腾,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熟悉的领域,找到拓展的新路径。当然跨行业也没问题,但是需要专业的人,同时还要有全新的团队去尝试转型,而不是把所有的身家性命压在这,这样其实是有风险的。

    关键词:区域酒企 转型  来源:老田煮酒  田卓鹏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