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类营销 >

洋酒抢地盘 国酒怎么打翻身仗?

2015-06-07 13:28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曾几何时,喝洋酒成了体验国外生活,提升品味的时髦象征和少数人装腔作势的道具。当初,因听《Mermaid Song》而对威士忌一见倾心,掉进洋酒缸里的文艺青年不在少数。追溯起洋酒来华历史,大约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后。当时,习惯了街边搓馆子吃馄饨的国人,眼见酒吧,歌厅以及快餐这类带有浓郁资本主义色彩的吃喝玩乐产物涌入国门一时还有些放不开手脚。不过后来,国人仿佛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在酒吧尝到了白兰地甘洌醇厚,酒液掠过喉头的一刻,便奠定了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洋酒无人能及的欢场宠儿地位。

从情调和利润上看,酒吧自然是不欢迎白酒的:虽然同属烈酒,与拥有芬芳馥郁果香的洋酒比起来,辣口且层次感单一的中式白酒并不怎么招年轻人待见。喝白酒的场合,多属亲朋熟人久别重逢,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喝的是气氛;洋酒,更多是独处时自斟自饮的消费品;喝洋酒侧重场合与菜肴的佐搭,如白葡萄酒配鱼,红葡萄酒配肉 ;中国白酒却是普度众生,粗茶淡饭也有它,大席面也落不下,充满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薄厚的一勺烩的和气。曾有人预见,白酒消费群体面临后继乏人之势,倒非是中央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厉行节约、严禁公款吃喝等工作的功劳,而是“不感冒”导致的青年酒友的流失。

新浪网曾发表一篇文章,称某权威机构于2013年上半年在成都做了一项有关于酒类消费调查,目标群体为20—35岁的男性消费群体,调查问卷题目为《你最喜爱的酒类是什么?》。结果显示,62%的人群抗拒酒类产品或不喜欢饮用酒类产品,在剩余的喜欢饮酒或有饮酒习惯的38%的人群中,86%的年轻人第一选择不是白酒,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啤酒、葡萄酒、洋酒之类。显而易见,新兴的社会消费主力军对我国传统的白酒无甚好感,原因大多为价格过高、口感太辛辣、易醉等因素。

值得玩味的是,传统品牌白酒掌门人们由于迟钝和过于保守,已经被互联网时代远远甩到后面,纵然一些嗅觉灵敏的,幡然醒悟,推陈出新,利用社交手段靠绚丽包装和肉麻煽情的口号趟出一条“左”的路线,诸如“有兄弟才有阵营。”“酒是粮食精,少喝为革命。”“可以装X,不可以装醉”……看似感情真挚,实则不改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用绚丽的感情包装和社交粘性又能走多远?有几人会因为欣赏几句佳句妙语和段子而醉心该品牌?要说营销模版,靠编段子充其量是中下策,微信圈的面膜微商堪称史上经典销售模版兼创业神话,虽然它的经营模式为人不齿,是发展代理人的变相传销,但它的确成功了!微商的成功前提是很多人对“卖点”(如面膜)有强烈的需求,白酒也可以如法炮制,但是,白酒真的是日常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么?新浪调查似乎已经给出了一个泛而准的答案。

好像一味唱衰国酒有点不地道呵。

跟国酒抢地盘的对手已经确定了,是洋酒无疑,那么,怎么打翻身仗?当然是创新,从改革酒品开始。此外,白酒的转型体现在两个战场,一个是客场全面战即海外,一个是主场的局部战即国内。

国外:人造饮酒潮流考验公关创意 “冰桶挑战赛”能否复制

中国的白酒面临着和中国影视相同的窘境——国人买单国外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按说,靠土豆发酵蒸馏出来的苏俄伏特加酒劲儿也很大,也没什么味,为什么伏特加能够闯入欧美市场,作为调和酒的酒基?如果再拿意识形态的分歧作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借口显然站不住脚,毕竟,苏修当年是共运的头目,比红色中国凶多了,何况谁喝酒还带阶级立场?既不是口感问题,又不是对国家形象有偏见。那是什么?

“各国饮食文化是最根深蒂固的文化之一,不同的国家对酒精饮料的消费方式不同,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的酒精饮料,国外消费者对中国酒桌文化、香型文化等并不了解和认同,所以中国白酒出口更多的还是面向海外的华人,国际市场上,中国白酒仍属于小众消费,并没有进入主流人群。”白酒专家铁犁这样讲道。

就目前而言,海外市场仍缺乏与白酒相匹配的消费环境和文化,出口白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华裔群体,出口市场也多以欧美华裔聚居地区和韩国、东南亚等与中国有文化渊源的国家和地区为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五粮液高调宣布投入巨资以“和谐之美,中国五粮液”为宣传口号在全球70多个电视台播出,却无功而返的原因之一。盘点:依旧拿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去做卖点显然外国人不买账,也不知其所云。

移风易俗虽不容易,但是,时尚潮流永远引领大众消费的观念不分国体。没有什么文化传统是大众娱乐无法冲击的,既然我们无中生有,成功制造了“双11”的全民狂欢模式,一种引入白酒的娱乐活动为什么不可以凭空创造呢?这个大概要靠公关公司和自媒体体系自下而上的引导和推动。冰桶挑战赛与自拍杆的流行源于名人效应,而屌丝营销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这些推广知识的确是一些酒企的推广部门应该学习重视的。

(文/维根huge)

    关键词:白酒  来源:中商交农业网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