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中国白酒要有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2015-04-29 15:23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201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国家将重点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无疑提振了各行业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从一系列国家级大战略的立项和实施来看,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在世界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做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中国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毫无疑问,未来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未来的世界,也是中国的世界。

对于酒业而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秋喜预测行业或将迎来一个白酒的国际化时代,而在白酒走出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长达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规划,即顶层设计。这是中国白酒走出去必然要求,也是中国酒业对垒国际酒业的题中之义。

迎接白酒的国际化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如果不出意外,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基本是全球经济界的一个共识。毫无疑问,中国将在世界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从当下党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来看,中国正在为未来做一系列准备。

具体来看,2015年国家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将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重建亚洲秩序、重建洲际秩序,乃至世界秩序的大战略,没有之一。根据全国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从2015年开始,几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动起来了,都在围绕“一带一路”做规划;根据“一带一路”的设想,将有占全球46%的人口在这个战略中受益。

同时,2015年也是中国主动应对世界挑战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力度。随着欧洲主要国家的参与,亚投行在创始之初就显示出未来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世界的货币战争,中国不再是被动地参与,而是世界金融秩序的主要建设者和维护者。

此外,今年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也逐步扩容。继上海成为首个自贸区之后,广东、天津、福建也先后获批为国家级自贸区。这在李秋喜看来,未来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成为升级版的自贸区经济带。

毫无疑问,在“互联网+”的新世界背景下,中国及中国制造将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世界经济资源也将以更大的规模、更高的层级向中国流动。未来的中国将是世界的中国,未来的世界将是中国的世界。如果将这句话套用在白酒行业,那么可以说未来的白酒将是世界的白酒,而未来的全球蒸馏酒市场,也将是白酒的市场。在如今中国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白酒迎来了一次难得的走出去机遇。

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推进,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有数百万中国工程师、中国技术工人,在占全球46%人口的国家和地区修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这种场景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大量洋酒随跨国公司、外国工程师进入中国的景象。因此,在强大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作用下,中国白酒将随国人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各地。

在李秋喜看来,中国白酒走出去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本土国际化市场,二是“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对于本土国际化市场,李秋喜认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面积。如果在这样一个大的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实现国际化,意味着我们白酒行业将面对一个新型的、本土的国际市场。对于“一带一路”的国际市场,李秋喜认为几百万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的中国建设者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比我们落后,所以,这几百万中国建设者将同时也是消费的意见领袖。如果这几百万中国人能像当年外国人来中国推崇啤酒、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一样推崇我们的白酒。

因此,中国白酒很有希望迎来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时代。

中国白酒要有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对于国际市场,中国白酒要走出去面对着重重的困难。多年来,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等行业领袖企业在内的白酒行业企业都在坚持一步步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却因白酒概念不清、国际标准不符、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培育不够等多方面问题而碰壁。

无论是白酒的国际化问题,还是白酒未来发展赢得消费者的问题,领袖企业掌门人一致认为要科学确定白酒的概念。

据了解,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成功的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白兰地,对产品标准有近似于法律的严格界定。根据英国政府1988年颁布的苏格兰威士忌法案,

苏格兰威士忌只能拥有因传统发酵、蒸馏所使用的原料和制造与陈年的方法所产生之色泽、香气与口味,且除了水与酒用焦糖之外,禁止添加其他物质。而干邑白兰地必须在指定地点中由指定的葡萄种类生产,必须在法国橡木桶中陈酿,造就其色泽和味道,而且只有两种木材可以用来制作这种桶。

但是,到底什么是白酒,是固态发酵的纯粮酒,还是食用酒精勾兑的新工艺酒?业内多年来缺少一个一致的答案。在李秋喜看来,在拥抱白酒的国际化时代之前,行业应该对白酒概念形成定论。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传统白酒与新工艺并存的现状,但是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要有极其严格的界定。只有这样,白酒才能与英国、法国的民族酒类精品并驾齐驱。

所以,面对国际市场讲传承、坚持传统白酒的固态法才是最重要的传承。离开这个传承,其他传承都无从谈起。如果我们把新工艺酒带到国际市场上去,民族特色将荡然无存。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白酒分会、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书玉也认为白酒要走出去,要想消费者讲好白酒的故事,一定要把白酒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如今,协会已经针对年份酒有了科学准确的界定,未来白酒也要有准确的概念定义。

在做好产品的同时,更需要支撑白酒国际化的标准战略与技术标准体系。“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得标准者得天下”是目前全球产业界的共识;“产品出口,标准先行”的理念在国外酿酒界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思想。“白酒要进入国际化时代,必须首先建立国际社会承认的国际标准。”李秋喜认为,一是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白酒国际化标准了,提升白酒标准对产业国际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规划与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完整、安全的标准化体系,是制定白酒国际化标准的根本。三是制定白酒国际化标准,要加强与世界各国蒸馏酒组织的交流与互动,让中国白酒的科学价值和卓越品质体现在国际标准中,根植于国际消费群。

而为了保证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征程不再散兵作战、单打独斗,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李秋喜建议行业内要及早着手顶层设计。目前,每一家白酒企业在进军国际化方面困难重重,行业企业要抱团取暖,以白酒集群共同出征国际市场。李秋喜建议在中国酒业协会的带领下,大家联合起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科学、系统、全面地搞一个跨度至少十年的国际市场顶层设计,至少应该包括中国白酒国际标准战略、中国白酒的“一带一路”计划、“中国名酒2025”规划、自贸区经济带市场规划、“互联网+”发展思路等内容。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认为,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白酒将进一步走出国门,中国商品越来越会受到更多国家和民族的关注,以茅台等为代表的白酒作为民族精品更将受到青睐。“白酒行业要超越经典,以传承品牌为核心,提升国际化推介能力,在世界潮流中发展,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市场发展的国际化。”

输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在行业企业抱团出海,以优秀白酒产品赢得世界掌声的同时,白酒领袖企业掌门人认为各企业更要团结协作联合调研国际市场,借助文化的软实力攻占世界消费者的心智。

世界各国市场差异较大,每个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也都有自己的酒文化。中国白酒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如何让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避开禁忌,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合理融合,需要充分的调研。这种基于全球市场的调研,不是某一家酒企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名酒企业联合起来,联合调研,抱团进入国际市场,联合推广中国酒文化。

在领袖峰会上,袁仁国与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安徽古井集团董事长梁金辉都分享了对外传播酒文化的经验。据了解,这三家企业在白酒国际化推广方面付出很多。五粮液、古井贡酒广告都曾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在多年的国内外交流中,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也都作为代表与国外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传播白酒文化。“面对面的传播最有效,很多外国人都没有喝过白酒,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不能喝白酒。”袁仁国表示,当时企业在英国推介茅台酒时,外国人都喝了不少白酒,这说明企业的传播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梁金辉也表示,一定要面对面向外国人解说白酒是怎么来的,如何饮用,这种传播最有效果。

归根结底,白酒的国际化就是白酒文化的国际化。无论是白酒企业的酿酒工艺、包装工艺还是广告宣传,都应该体现出特色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追求。无论是日本的清酒、韩国真露,还是欧美的民族酒品,都不曾由于国际化而削弱本民族的鲜明特色。中国白酒企业在国际化面前,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文化诉求和话语体系。在国际化进程中,白酒企业要把中国名酒精神、中国名酒文化、中国名酒品格以接地气的方式讲给世界消费者。

    关键词:白酒国际化 顶层设计  来源:华夏酒报  许坤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