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1997-2001:转型调整夯实酒业基础

2018-03-20 14:28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中国酒业在经过早期的发展之后,迎来了第一个调整转型期。在这个时期,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山西朔州毒酒案”、1998年啤酒价格大战、1999年新工艺白酒风波等一系列事件,对中国酒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直接促发中国酒业的调整与转变。

2000年国家实施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2000年《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的发布、2000年绍兴酒成为我国首个原产地保护产品、2001年国家实施从量计征白酒消费税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使整个酒行业日趋走向成熟。

一次次的冲击与挑战也是一次次的机遇,让中国酒业在这期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完善,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股份制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与市场经济更互相适应,科技进步、企业规模不断膨胀、人才的培育更加完善,为中国酒业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 “黄金十年”发展期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白酒:顺应趋势守正开新

1997年是悲喜同存的一年,喜的是香港回归、举国同庆;悲的是金融危机、市场动荡,当人们还没从这种氛围走出来的时候,1998年初“山西朔州毒酒案”则将白酒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人们“谈酒色变”,全国各地形成了对假酒一片喊打的局面。

“山西朔州毒酒案”就是中国酒类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水岭”,间接促进了中国白酒市场监管的整顿和完善,1998年,《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开始印发,明确白酒将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并于2000年1月开始发放白酒生产许可证,这在制度上保证了白酒生产的安全。

与此同时,白酒产量经过高速增长之后,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突出,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较低,白酒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仍需引导,产业结构性调整刻不容缓。

1999年5月,已故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要想改变前些年盲目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就必须从行业结构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

因此,白酒生产企业都在谋求新的布局,比如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口子窖。

口子窖在1999年经过对市场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提出“通路管理、市场启动、消费者传播”三位一体的整合营销模式,被业界称之为“盘中盘”模式,并迅速在白酒营销领域取得广泛影响,开启了白酒营销的新局面。

而在2000年和2001年,水井坊国窖1573先后以 “超高端”白酒的形象入市,相继推出“双品牌战略”模式,至今仍被视为区域性品牌阶段性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从另一方面看,水井坊和国窖1573的诞生,也是继酒鬼酒开创文化白酒之后第二次为“文化价值酒”大潮推波助澜。

2000年,我国白酒行业产量达到476.1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13.25亿元,同比增长1.54%;税金84.25亿元,同比减少2%;利润总额43.27亿元,同比增长4.8%;利税合计127.25亿元,居全国各酒种之首。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全球经济浪潮,新的机遇和挑战迫使整个行业进行技术的革新、产品的创新,也为之后的“黄金十年”埋下伏笔。

啤酒:产业结构日趋成熟

啤酒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截至1997年,啤酒企业逐渐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啤酒业独立法人企业已减少至550家,其中年产量达5万吨以上的有98家,其产量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61.8%。

但随着供求矛盾越发明显,国外品牌强势介入,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啤酒企业纷纷降价,再加上酒瓶爆炸事件的发生,“价格大战”愈演愈烈,既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又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99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正式实施,其将市场压价倾销行为列为法律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违者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同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国家标准<啤酒瓶>(GB4544—1966)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其要求啤酒企业必须全用符合GB4544—1996的啤酒瓶,并按照这一强制性标准建立新瓶和回收瓶进场的抽检制度,这两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啤酒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政策保证啤酒市场以及产品质量安全之后,1998年,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现更名为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第一节四次常务理事会上,专家们指出,要培育啤酒市场,建立有序、合理的竞争规则,保证啤酒业健康发展。

会上对啤酒的发展做出五点建议:培育市场、制定秩序、企业集团化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有机结合、保证质量和注重环保、加强民族品牌宣传。

关键词:发展史 转型  来源:华夏酒报  李剑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