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人物 >

李先钧:酿酒大师季克良“提名推荐”的人

2019-04-09 09:17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文/周山荣 茅台酒文化学者,仁怀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在中国酱香酒行业,具体到贵州茅台镇及茅台集团,李先钧似乎名声不显。

李先钧的名字,在2011年茅台集团编辑出版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中,出现了15次。但在他逝世一年后,人们这才记起茅台又一名工匠——李先钧。

李先钧(1934—2018年),贵州仁怀人。1959年2月调入茅台酒厂,在制酒三车间、二车间当工人,后任酒库保管员、勾兑班班长、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等职,在酿造生产一线干了12个年头。后任制酒二车间党支部书记、茅台酒厂工会主席、厂纪委副书记、供销公司党支部书记等职至退休。

只看履历,在生产、在工艺、在科研等方面,李先钧与酱香酒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他却是酿酒大师季克良“提名推荐”的人!
 

1961年至1971年,李先钧任茅台酒厂酒库保管员、勾兑班班长、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等职。

酒库里的“秘密”

1957年,22岁的李先钧参加革命工作,在仁怀县交通科、八一电厂工作。

1959年,李先钧调入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在制酒三车间、二车间当工人。一年后,善于钻研的李先钧就被提拔为班长、带班酒师。

1961年,李先钧调到酒库当保管员,先后任酒库班长、团支部书记、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

那时候的酒库,勾兑和管库是一个班,酒库、包装、警卫班是一个党支部。“我把行李搬到酒库办公室,与酒库班的20多个职工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李先钧晚年回忆说。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64年10月,对茅台酒工艺成型产生决定性作用的、由国家轻工业部周恒刚率领的工作组,进驻茅台酒厂开展“两期科技试点”。

作为茅台酒贮存和勾兑实验小组成员,李先钧参与见证了“茅台酒香型三种典型体——酱香、窖底香、醇甜”这一重大发现的全过程。

“那时,这个车间没有车间主任,没有什么酒师。是我组织和安排酒库班有关人员在副厂长李兴发的分管下,长时间的摸索得出酱香、窖底、醇甜三种香型酒……”在李先钧的自我鉴定中,他这样写道。

随后,这一发现由茅台酒厂副厂长李兴发命名为“酱香型白酒”。

1965年,李先钧任茅台酒厂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的文件。

1965年,国家轻工业部在山西召开茅台酒试点论证会,正式首定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体的确定及酱香型酒的命名。当年11月,李先钧升任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

那时的领导干部,流行“不脱产”。所谓“不脱产”,就是虽然当了领导干部,但仍然不脱离生产。李先钧这个包装成品车间党支部书记,仍兼着酒库班长。李先钧是怎么“不脱产”的呢?

“根据三种香型酒,新老酒,浓度的高底,不同的口味等,分比例,小型勾兑,大型勾兑,严格质量……”现在有一些人神神叨叨的所谓秘方,其实就是李行钧这样的工作笔记,以及“两期科技试点”的总结及其技术要点。“1965年前,是用泥巴封酒坛。爱(容易)裂口、走气,对茅台酒质量影响很大。我和本班补坛组的同志商量用补酒坛的原料猪血密封酒坛,一不裂口二不走气,效果很好!”

1993年,时任茅台酒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的季克良代表组织对李先钧所做书面推荐意见。

政工师的“手艺”

1971年9月,李先钧调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政工组任副组长、机关党支部书记、制酒二车间党支部书记等职,开始了他的“政工”生涯。

政工师,对年轻人似乎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然而,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政工师都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专职从事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的一种职务。

“开初酿酒工作时,我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只能边学边干,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只有成为生产的内行,才能更好地指挥生产。”

为此,李先钧根据多年的生产酿造一线工作经验,结合生产管理实际,归纳总结了茅台酒生产酿造的一系列技术要点,并形成书面资料,供生产一线参考。

不仅如此,对高粱磨碎程度、水分、母糟、尾酒、加曲量、窖底用曲、加曲温度、堆积等这些技术问题,李先钧也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在他的档案和工作笔记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和所思所悟。

作为政工干部的李先钧,究竟是怎么抓生产、管酿造的呢?他说,“我坚持天天到班组了解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发现重大问题立即召开支委会、办公会、酒师会。每星期一召开酒师会,形成制度,本人亲自讲生产技术……”

当时的制酒二车间,办公和宿舍连在一起。李先钧说,“每天工作都在14小时以上。”他和老酒师郑丙兰一起,每天起早贪黑,为二车间的生产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李先钧1989年7月26日向组织报告的《自我鉴定》

1977年,李先钧腰脊骨折,还没有完全康复他就上班了。“甩掉了二车间落后的帽子,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尤其是1978年、1979年,共超产100多吨茅台酒。香型酒大幅度增长,合格率大大提高!”

……

1993年7月,年近花甲的李先钧被任命为供销公司党支部书记。时任茅台酒厂厂长、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的季克良,代表组织在书面推荐意见中写道:

李先钧同志“积极钻研业务,特别是在车间工作期间,为茅台酒生产、为茅台酒质量、为茅台酒事业、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意推荐!”

2018年,李先钧逝世。同年,贵州茅台生产茅台酒基酒约4.97万吨,系列酒基酒约2.05万吨。放眼全球烈酒市场,如此工业化、规模化的成就,也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然而,人们对酿酒微生物的了解和运用,毕竟有限。

因地制宜,原本是茅台酒酿造的根本。李先钧的做法是,根据每个窖、每栋生产房、每个甑子等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如有的甑子需要蒸的时间长一点,有的需要蒸的时间短一点;有的窖池水分要轻一点,有的水分要重一点;有的生产房需要收糟温度高一点,有的要低一点等。我从实际出发,做了一些工作!”

现在有一些人神神叨叨的所谓秘方,其实就是李先钧这样的工作笔记。

晚年的李先钧,在回顾、总结和记录自己的工作时,显得十分内敛。只有仔细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原始记录,你才能感受到一位茅台工匠的精神与情怀。

    关键词:李先钧 茅台  来源:佳酿网  周山荣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