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鲁酒的战略创新与格局重构(2)

2015-08-28 09:37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国井集团副总裁张辉:

鲁酒正处于整体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从历史经验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鲁酒曾经在行业转折阶段脱颖而出,在全国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鲁酒已经具备了二次创业的各方面条件,应该树立品质自信和文化自信,敢于面向全国市场传播鲁酒的影响力。

在具体执行上,张辉认为,鲁酒现阶段还不适合全国化、大面积的扩张发展,但可以选择单点突破。比如从鲁酒文化特质出发,选择进入齐鲁文化有较多共性的区域市场,比如从鲁酒的质量风格特征出发,选择进入低度浓香白酒占据消费主流的区域市场。通过有针对性的市场战略方向,可以在较短时期内,把鲁酒竞争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另外,鲁酒还要从产业层面加快形成合作战略,“辩证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鲁酒发展高峰期,很多鲁酒企业集中亮相央视,客观上将鲁酒形象植入了全国消费者的心目当中,这就是合作抱团的效果。”张辉分析说,现阶段鲁酒企业同样应该寻求更多的战略合作,用共同的声音去传播鲁酒质量和鲁酒文化,这是鲁酒走出去的一条“捷径”。

泰山酒业集团副总经理孟兆岭:

“鲁酒发展的战略创新,必须结合经济和市场的新常态加以通盘考虑,”泰山酒业集团副总经理孟兆岭表示。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深度调整的外部环境,泰山酒业的战略调整首先是夯实品质基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表现,最大限度地调动渠道积极性,“在这个相对困难的阶段,不让一个经销商掉队,无论对现阶段还是今后长远发展,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泰山还在巩固省内的基础上,还积极开拓省外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山东省内白酒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固,地域品牌的本地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意味着鲁酒企业在本省内的发展空间比较有限,发展难度较大,发展的途径主要是走出去,向外省开拓。”孟兆岭认为,泰山酒业在这方面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在市场实战中也收获了鲁酒走出去的信心,关键是将全国化发展从战略目标推进到战略执行。

刘罗锅酿酒集团董事长董长安:

刘罗锅酿酒集团董事长董长安分享了刘罗锅公司的战略创新思路,其核心在于双品牌运作。针对根据地市场诸城,公司强化了“密州春”品牌与当地消费者的情感交流,加强品牌黏度。而刘罗锅品牌则是针对全省化市场,以及下一阶段的全国化市场进行占位,强化“正义天下”的品牌诉求,已取得显著市场成效。“鲁酒发展既要稳健,也要有创新思路和创新模式,通过双品牌战略,实现两条腿走路,是比较适合鲁酒企业具体情况的。”

鲁酒竞争格局的辩证思考:

此轮调整将对酒业竞争格局产生重构性的影响,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就鲁酒来看同样如此,格局的改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鲁酒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占位,随着白酒市场秩序的重新确立,以洋河、古井贡等为代表的黄淮名酒企业强势崛起,黄淮名酒带在白酒行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与川贵一带的“白酒金三角”渐成呼应之势。在这种背景下,鲁酒或将在全国化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而从鲁酒内部竞争格局来看,长期以来,鲁酒品牌集中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鲁酒产业的壮大发展。而本轮行业调整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深度的资源整合与重组,使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那么鲁酒内部的势力版图会否重新洗牌,能否诞生出更具市场主导优势的鲁酒强势品牌,这同样引人关注。

古贝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

与行业整体情况相比,鲁酒产业集中度确实不高,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但从中也能看到鲁酒的潜在发展优势。一方面是鲁酒对根据地市场的强势掌控,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鲁酒企业的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的能力更强,对市场趋势非常敏感,鲁酒企业应该对此善加利用。

另外,鲁酒定位更适合大众消费,更贴近大众化、日常化的消费需求,这是鲁酒应对全国化竞争的一个突出优势,抓住适销对路的细分市场,有助于鲁酒在白酒行业中的地位提升。在此基础上,周晓峰还提出,鲁酒发展格局应该具有国际视野,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机遇,向海外市场延伸,“比如韩国消费者对鲁酒品牌就很熟悉,也非常喜欢鲁酒产品的质量风格,这有可能是鲁酒未来格局下的一个增长点。”

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来安贵:

通过近年来的有效发展,鲁酒的品质形象与品牌形象都有了很大提升,这是鲁酒全国化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在具体策略方面,首先要做实省内市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以此作为全国化发展的战略保障;另外,现阶段的全国化发展必须选择“有效目标市场”,对此景芝采取的是板块市场与点状市场相结合的策略,所谓板块市场即环山东的省级市场,借助区位优势逐步渗透,点状市场则是“有特殊优势资源的市场”,有利于景芝品牌的快速导入;鲁酒竞争格局还要建立于品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托于鲁酒的品质特色,在更广阔的市场区域内占领细分消费群体,这将是一个未来趋势;而由影视明星黄渤所代言的“年份景芝”,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省内市场格局的战略性大单品。

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玉亮:

鲁酒全国化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有希望,路漫漫。“关键是发挥齐鲁文化的传播力,以文化为先导,要突出鲁酒自身亮点,”韩玉亮认为,无论是着眼省外还是规划省内,鲁酒企业的发展格局应该是“不求大,但求差异化”,通过差异化战略占领细分市场,由此形成整个鲁酒产业市场广度与纵深的同步提升。

青岛琅琊台集团副总经理郝平:

“全国化可以说是鲁酒企业普遍的愿望,这需要发挥团队协同作战的优势,”青岛琅琊台集团副总经理郝平认为,外省消费者可能对鲁酒单一品牌的了解有限,但对于鲁酒整体形象,乃至齐鲁文化的认知都是非常深刻的,鲁酒行业应该借助这种有利背书,联手开拓省外市场。

而对于山东省内市场的竞争格局,琅琊台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全国名酒品牌的强势竞争,我们应该反思,根据地市场是否真的已经做到极致,是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郝平说,比如酒企与本地经销商之间,从原来的贸易合作关系到市场贴身服务,这种升级是否执行到位?而针对本地消费者,其对鲁酒品牌的形象认知是否达到深度体验、情感共鸣?包括产品本身,在原有口感、度数等差异化表现的基础上,是否能突出更鲜明的功能特色,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有更加紧密的结合。“鲁酒目前的相对分散格局,也许短期内很难打破,但这未必就是我们的劣势,而是要辩证对待,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企业竞争力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鲁酒 战略 格局  来源:华夏酒报  石磊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白酒的产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初探
  • 下一篇:中国土豪热衷投资酒庄为哪般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