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中国葡萄酒面临的危机与对策(2)

2018-05-16 16:03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对策

中国葡萄酒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起步早、发展晚,真正进入发展时期只是近30年以来的事情。面对危机与挑战,中国葡萄酒行业各方必须积极应对,及时调整战略,制定应对措施,保证葡萄酒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1 科学规划葡萄酒产业布局。

科学的规划是葡萄酒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和各产区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原则,制定好全国及当地的葡萄酒产业规划,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地特色资源地理优势,做好酿酒葡萄原料基地的布局规划,按照“适地、适种”原则,结合品种、气候、土壤条件和酿造技术这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四大要素,科学规划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酿酒葡萄品种栽培,合理布局基地发展规模和葡萄品种,避免盲目性,真正做深做扎实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之“根”。

3.2 加强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

各地方政府或行业组织要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宜品种,推广栽培管理新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和各种服务,完善酿酒葡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网络,建立健全葡萄种植管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探索市场化基地建设模式,鼓励各地生产企业自建基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的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推广一体化的葡萄酒企业,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引导企业逐步提高葡萄收购价格,形成农民、企业与财政三方共赢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结合。

3.3 积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

各地要把地方龙头骨干企业作为葡萄酒产业化的核心来培育,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龙头带动,把当地葡萄酒产业的规模做大、质量做优、品牌做精。同时,要坚持产区品牌与产品品牌共同运作原则,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和全国性、专业性节会时机,组织产区当地优秀企业采取统一产区标志、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组团参展等措施,大力推介产区品牌整体形象。要进一步加强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广葡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切实提升各葡萄酒产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葡萄酒产区整体品牌。

3.4  强化科研技术标准工作。

各地要充分发挥葡萄酒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研发上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开发既具产区共性、又具各自企业个性的特色产品,实现葡萄酒产品风格多样化,重点发展高中档葡萄酒和佐餐葡萄酒,推动中国葡萄酒和区域葡萄酒产品的质量分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各地要建立科技人员交流合作机制,加强酿酒葡萄优良品种选育、优质苗木培育、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特色酿酒工艺研制等关键技术攻关,进行优质葡萄酒的特征风味物质研究、产区优质葡萄酒分级标准制定等工作。不断加强科研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增强葡萄酒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3.5 培育葡萄酒文化氛围。

各葡萄酒产区要立足当地,与文化、旅游结合,充分挖掘葡萄酒文化内涵,科学规划葡萄酒旅游线路,引导游客积极参与葡萄酒文化旅游项目。支持葡萄酒企业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和地域文化,开展以葡萄酒为主题的会所经营、酒庄式直销及仓储消费等推广方式,营造葡萄酒文化氛围。引导葡萄酒服务企业开发、经营具有个性风格、造型独特、便于携带的葡萄酒礼品。另外,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发建设具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广场、葡萄酒购物街区、葡萄酒景观道路、葡萄酒文化旅游网络平台,带动当地旅游、餐饮、购物等服务业发展。通过各类媒体向消费者传播营养健康理念,普及葡萄酒知识,传播葡萄酒文化,增强对葡萄酒的认同感和消费观,形成浓郁的葡萄酒消费氛围。

3.6 着力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

各地要围绕提升葡萄酒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针对性的发展相关配套企业,推动当地葡萄酒产业链横向拉宽、纵向加深,做长做强产业链,较快形成规模效益。要支持葡萄酒生产企业与相关配套企业建立联盟,促进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原辅物料、机械设备、包装印刷、橡木桶塞等关联行业,延伸和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带动制瓶业、包装业、物流运输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配套行业加快发展。同时,加强葡萄酒皮渣、葡萄籽等副产物的开发,把配套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再生性资源的消耗,控制包装废物的产生,实现葡萄酒产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3.7 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葡萄酒产业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效产业,对增加财政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地方休闲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产区政府要在财政上设置鼓励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专项资金,对基地建设和产区品牌推广进行补贴;在政策上要将葡萄酒产业纳入农业产业化范畴,享受各种涉农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各地要积极协调葡萄种植用地,支持企业或单位成片开发农村土地,建立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酿酒葡萄基地。各地涉农金融机构也要把葡萄酒产业作为支持“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支持对象,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3.8 规范葡萄酒生产经营秩序。

各葡萄酒产区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体系和机构设置,明确产业管理职能,规范葡萄酒生产经营秩序,加强葡萄酒市场监管,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全行业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树立诚信经营、依法办事的行业风气,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公平有序、合作共赢的市场环境。同时,要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和标准体系,监控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市场流通的过程管理,推行原料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健全葡萄酒质量监督规范,保障和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4. 结束语

葡萄酒作为国际通畅型酒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间交流的加强,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展兴盛是必然的。笔者认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已经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战略调整期,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存在的危机,积极借鉴国外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以葡萄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品牌引领和技术创新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和品种结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运营体系,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中国葡萄酒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葡萄酒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产葡萄酒 转型  来源:凤凰网酒业 作者:刘世松  凤凰网酒业 作者:刘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区域化酒企营销战略方向研究
  • 下一篇:没有了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