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公司 >

白酒业“马太效应”显现 五大重构撑起汾酒百亿跳板

2017-08-17 08:16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事实上,相比五粮液、洋河在“黄金十年”的表现,汾酒属于大器晚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汾酒在“黄金十年”里,真正开始冲刺是2006年,而五粮液、洋河在2003年就开始发起了冲刺。

我们回顾下汾酒的历程就很清楚了。

2006年之前,汾酒一直是“杏花村”和“汾酒”品牌并举,“竹叶青”基本处于边缘状态。而且2006年之前,“杏花村”是汾酒的主导品牌,战略上没有清晰的完成品牌定位。

据统计数据,2006年,汾酒的销售收入大约13亿,销售收入的主要构成是“杏花村”,“汾酒”仅有“光玻汾酒”。而且,当时汾酒面临着两个核心问题:

一个问题是主导销量的是“汾酒”,而主推品牌是“杏花村”。

另一个问题是产品多乱杂,没有战略品系,且绝大多数产品属于经销商定制的专营产品,企业无法主导市场

2006年,汾酒看到了行业高速成长的战略机遇,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品牌和品系存在的问题。

我们经常讲,发现问题的时候,实质上问题已经解决了50%。而对于汾酒而言,发现问题就已经100%的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汾酒当时决策班子的智慧和魄力。2006年6月起,汾酒仅仅用了100天的时间,便完成了品牌战略定位和产品体系整合。

现在看,也许这两个问题不是问题,但回到十年前看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绝对是“断腕式“的战略。

从品牌战略定位的角度,汾酒完成了取舍,确立“汾酒”为主导品牌,同时“汾酒”延伸出“战略品牌“或者”战略品系“——“老白汾”。以年份为核心要素定位“老白汾”为年份酒,同时推出战略品系。在2010年,又延伸出“国藏汾酒”。

之所以用这么多文字写汾酒的“断腕式“决策,既有启发其他企业的意图,也有提示汾酒面对未来,仍然要发扬“断腕式”决策之意。2017年是中国白酒行业的分水岭,接下来,白酒行业的发展将迎来“马太效应“。这对重回百亿的汾酒企业而言,是一种绝对的挑战。

以下五点是我们对汾酒重回百亿的一些看法,权当对汾酒顺利重回百亿的一种祝福。

培育消费基础,扩大消费群体

汾酒集团门口有“清香天下“四个醒目的大字,我们认为,这是汾酒战略的最直接体现,也是一代又一代汾酒人的梦想。

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前,清香型白酒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当时清香型白酒的市场大约在75%以上,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四川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崛起,一路攻城略地,浓香型白酒取代清香型白酒的地位。当前,清香型白酒在整个白酒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在10%左右。

汾酒重回百亿俱乐部,应该深刻思考“清香天下“这四个字。这既是汾酒的永久战略基因,又是汾酒未来重回百亿阵营的路径。

即使在汾酒实现百亿梦想的前几年,汾酒的主体市场仍然为“京津冀“,而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仍然在山西本省。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多数人认为清香型白酒的消费带就是京津冀,最多加上内蒙,这种认识既是汾酒败出百亿的根源,同时又是汾酒重回百亿阵营的路径。汾酒只有改变这种局限性的认识,才能以”清香天下“为战略目标,实现汾酒”骨子里的中国“的”千亿梦想“。

笔者近期对清香型白酒消费者做过专项研究,结果表明,清香型白酒以其香气淡雅、入口柔和的独特品质属性,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习惯了浓香型的刺激感,往往觉得清香型白酒没劲,不过瘾。第一次喝的时候,会觉得“味道不对”。我们觉得“味道不对”的本质是喝的少,不习惯。而汾酒的机会恰恰在这种“味道不对”之中。

很早之前,大家都听说过“卖鞋的故事”。不穿鞋,既能说明市场小,同时也能说明市场空间无限大。江小白作为时尚清香型白酒的新锐品牌,也证明了清香型白酒的消费培养效果十分明显。任何一个企业崛起,都会完成消费者的培养。而我们的专项研究还表明,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非常容易培养,尤其是针对80,90后这些小鲜肉们。

同时,我们对一直消费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做了专项研究,凡是持续消费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对清香型白酒有着很重的依赖度,也很难转换成浓香型,或者酱香型的消费群体。而持续消费浓香型的消费者,只要能够持续消费一段清香型白酒,也会很容易接受清香型白酒。

因此,我们善意的认为,汾酒上一轮的败出百亿阵营,是因为消费群体的培养不够,没有足够的消费基础做支撑,在局部市场实现了百亿,一旦出现波动,业绩就很难稳定。我们也善意的认为,汾酒重回百亿阵营,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消费基础培养和消费群体的扩大,这是根本问题。

进一步说,汾酒未来需要布局更多市场,不是基于眼前的销量提升,而是基于消费基础的培养。

关键词:汾酒 清香型 晋酒  来源:华夏酒报  杨永华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