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忽略娱乐圈那些“娘炮”吧 这些人才是最值得崇拜的人

2018-09-29 14:07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最近连续参加了中国酒业协会和天津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白酒发展战略研究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以及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两场活动看似关联不大,但对笔者的触动却很深。

中国酒文化传承千年不衰,除了血脉相融的民族文化基因,千百年来酿酒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和酿酒人才的薪火相传,才是酒行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要谈到酿酒技术和酿酒人才,就绝对绕不开周恒刚等老一辈巨匠开天辟地的伟绩和包括天津科技大学等在内的科研教育机构对行业的贡献。

纪念 向巨匠致敬

中国酒行业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产力水平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自然发酵到人工发酵,从低度压榨到高度蒸馏,从小作坊酿造到规模化生产,中国的酿酒人在提高酿酒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道路上,一直孜孜不倦。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群人不得不提。在他们之前,中国白酒一直蜗行在手工作坊式生产的老路上;在他们之后,中国白酒终于走上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快车道。而这群推动白酒行业巨大变革的人中,周恒刚先生居功甚伟。

现代化的白酒行业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试点工程”。所谓“试点工程”,就是集中全国全行业中最精英的技术骨干,到某一家酒厂(当时是国有企业)一起“会诊”,共同实验,集中科研,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或者方法,然后向全国全行业进行复制、推广。不得不说,这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是最优化的、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周恒刚老先生作为“试点”的奠基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前后搞了几十次这样的试点,为推动白酒生产技术发展,培养基层技术骨干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被称为“试点之师”的“烟台试点”,极大的改进了中国白酒的酿造工艺和酿造设备,使当初极其落后的传统白酒行业最终迈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另外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茅台试点”,不但揭开了大量关于酱香白酒的不解之谜,还发现了己酸乙酯的存在并实现了对己酸菌的培养,这对后来浓香型白酒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对白酒酿造工艺的贡献,周恒刚老先生还是中国白酒科学品鉴体系的创立者。在他主持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率先确立了分香型、分糖化剂、分度数的百分淘汰制评比方法;制定了评酒员考核、择优录取的办法;还正式确立了各香型白酒的标准感官评语。我们通常对酱香白酒的描述“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便是当时确立起来的。

周恒刚老先生一生著述颇丰,相继撰写了《酿酒大曲》、《窖泥培养》、《白酒生产指南》等大量著作,累计超过1680万字。这些著作不仅成为各种香型白酒生产和研究的必备资料,还被相关大专院校编为正式教材,成为我国白酒行业科技兴酒的基础文献。

周恒刚老先生的弟子桃李满天下,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沈怡芳、赖登燡、于桥、孙庆文、陶家池等都是周老的弟子。这些行业专家,都在各自的领域为中国的白酒行业和食品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回首过往,致敬大师,不但是对前人伟业的纪念,更是对后来者工作的鼓舞和鞭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师,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行业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基础人才,而在基础人才的培养方面,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展望 向未来传承

正值天津科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在天津科技大学滨海校区逸夫楼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白酒发展战略和酿酒人才培养的高峰论坛。出席高峰论坛的包括行业知名嘉宾、返校校友、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高峰论坛围绕中国白酒发展战略研究与国际化、生物工程(酿造与蒸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白酒产业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模式等议题展开探讨。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前身为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是国内最早的开设白酒酿造与微生物发酵等相关研究和课程的知名高校,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国内同类院校还有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贵州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年来,天津科技大学为白酒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输出和技术支持,并为行业培育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一线生产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参加校庆和高峰论坛的科大校友里面,有不少是白酒行业非常熟悉的面孔。张志民,曾任衡水老白干副董事长,也是国家特邀评酒委员,中国酿酒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张五九,首届中国酿酒大师,主持和承担了多个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贾智勇,中国酿酒大师,中国白酒首席评酒师,陕西西凤股份公司副董事长;韩晓东,国家白酒品酒委员,酿酒师培训特聘教师,天津津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而生物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更是阵容强大。肖冬光,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邹海晏,中国白酒行业知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白酒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贾士儒,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张翠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正是这些活跃在一线的专家和教授们,构成了当今白酒酿造行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酿酒技艺不断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智慧源泉。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白酒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在行业整体复苏、一线龙头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下,白酒国际化路线不断受阻,白酒消费者“断层”危机显现,白酒酿造人才青黄不接、后续乏力现象比较突出。

有数据显示,飞速发展的国内白酒行业对酒类酿造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国酿酒行业人才短缺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如何加大白酒行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便是摆在科研院校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所幸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未停止创新。开幕式上,学校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行业企业签署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与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签署了科技开发合作协议;与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巨龙奖教金”协议;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安琪酵母奖学金”协议。

学院表示,将直接面向白酒行业培养专业性酿酒技术人才,建设新时期高素质酿酒工匠队伍,加大高级酿酒人才储备。努力把学院建成酿酒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酿酒技术的研究基地、中国酒文化的传承基地。

一次高规格纪念,是向前人的伟绩致敬;而一场高峰论坛,则是面向未来思考如何传承,这在新形势下对白酒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中国白酒浓缩了深邃的品牌内涵,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希望能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树立中国白酒的国际地位,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关键词:周恒刚 天津科大  来源:佳酿网总编  刘洪增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中国黄酒未来可期
  • 下一篇:没有了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