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文化 > 酒生活 >

国酒还是洋酒?跟对的人喝对的酒(2)

2017-09-11 15:08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不同点三:饮酒的目的不同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人们更多的依靠饮酒而追求酒之外的东西。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

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大写意式的发散思维;西方人则是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思维。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阶层、不同人们,甚至不同心情中被理解的程度,方式也不同。因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

相同点一:

注重传承历史,以民族、风俗作为企业和产品发展背景

国外洋酒文化注重对家族创新、忠诚、民族历史等元素的传承,如轩尼诗以法国中世纪的宫殿、中世纪文艺复兴文化特征为背景。芝华士因其源于苏格兰,展示“骑士风范”、“骑士文化”,透出浓厚的苏格兰风味。尊尼获加突出其家族一脉相传的酿酒技艺和创新精神。

在文化国际化扩散中,首先展现给国际消费者的就是产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人文精神、民风民俗。

中国酒企也十分注重文化传承,注重挖掘品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播中透出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对中华文明的继承。五粮液彰显儒家文化的“和谐”、“中庸”,酿酒历史可追溯至唐朝,600年古窖池是产品历经沧桑的“见证”。茅台体现道家“大道无为、和谐养生”的道家文化。舍得酒“智慧人生、品味舍得”,彰显传统文化哲理,“有舍有得”也是中华文化的哲学光辉。“五粮液1618”、“泸州老窖1573”更是将历史痕迹嵌入到产品名字中,产品蕴含的历史气息十分浓厚。

相同点二:

均将自然环境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洋酒文化建设注重突出自然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将国家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和产品、企业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通过国家和产区的“大文化”、“大品牌”来推动企业和产品“小文化”、“小品牌”的国际化。如依托葡萄园、酿造厂、葡萄酒节和葡萄酒展览会,将农业观光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及葡萄酒文化、体验旅游相结合,传播葡萄酒酿造中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产品良好的质量形象,通过意识渗透和文化占领提升品牌价值。

中国白酒酿造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技艺,不但与酿酒师技能相关,水源、微生物、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因此,自然环境因素成为各大名酒文化的重要组成。

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川黔酒企地处西南,气候、水土、环境等十分适合酿酒,为企业和产品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企业产品文化中,自然环境因素成为亮点,均将自然环境因素列为“竞争优势”之一。特别是随着“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提出,地域、环境对酒企和产品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是中国白酒文化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也为未来中国白酒文化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和机遇。

相同点三:

都在借助酒博会舞台进行交融发展

虽然中外酒类和酒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点,但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变化,中外酒类及酒文化都在各自深入彼此的市场

回顾六届酒博会,吸引了来自轩尼诗XO、人头马XO、拉菲红酒、拉图红酒、喜力啤酒、嘉士伯啤酒等在内的世界排名前十的烈性洋酒、红酒、啤酒品牌集中亮相,这些外国酒类品牌通过酒博会找到了中国市场的切入口与发展空间。每一年酒博会签约酒类交易额高达数十亿元,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的酒类品牌签约交易,中国酒类品牌通过国际化视野的检验及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营销经验,借助酒博会开始走向国际化。

此外,酒博会还举办过大型广场歌舞诗《九月九的酒》,演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展出了以“酒”为主题的名画名作,举办了酒博会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全国总决赛等与酒文化有关的活动,突出中外酒文化的底蕴,推广名酒文化。

国酒与洋酒荟萃酒博会,代表着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酒博会也正是搭建了一个中西酒文化交流的平台,让各自的酒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找到各自的市场。

关键词:酒生活 酒文化  来源:凤凰网酒业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