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从小众春天到大众狂欢 中国啤酒市场将“落点”何处?

2019-07-02 07:55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啤酒市场似在步入下一阶段。

对于“步后尘”的中国啤酒市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相当鲜明的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1、新阶段?

啤酒厂关门VS精酿爆发

“目前,美国有2500家特许啤酒厂经营实体,工厂倒闭率在上升,但新进入精酿啤酒市场的企业数量仍在增长。”

啤酒商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ob Pease本月在安特卫普举行的欧洲酿酒商论坛上表示。

数据显示,美国啤酒厂的增长幅度已在放缓:2018年,美国新增啤酒厂1039家,较2017年增加约39家;关闭啤酒厂239家,较2017年增加74家。

与之同期的精酿啤酒厂数据增幅则要大得多:2018年,美国共有7346家精酿啤酒厂,新增1049家。同时,其啤酒市场整体下滑1%,精酿啤酒销量反而增长4%,占据13.2%的市场份额,产生近600亿美元的经济产值。

由此可见,精酿啤酒在美国啤酒市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甚至已经成为其未来增长“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啤酒消费国,但纵观发展轨迹,美国啤酒市场的发展轨迹或许才是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明天”。

精酿啤酒会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明日之子”吗?

2、中国啤酒未来何在

推测并非凭空得来。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啤酒产量便集中于几大集团麾下,30余家大型啤酒厂即可满足全美需要。当时美国市场的普遍认识是,这些工厂还会继续进化,更少的特大型工厂就将满足产量需求。

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当工厂数量进一步减少时,精酿啤酒在美国异军突起。

这与当下的中国啤酒市场何其相似。80%的啤酒销量集中于五大巨头——华润雪花、百威、青岛、燕京和重庆,并且呈现出更加寡头化的倾向。关厂举动也如同复刻——在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的压力下,几大酒企一边关闭工厂,一边兴建或改造更大产能的工厂。

但中国啤酒的市场增量已难以靠工业化来“拯救”。更值得注意的迹象是,今年5月,挥戈猛进的进口啤酒也遭遇首次“折戟”:量额双降下,进口额更创下2019年首次下滑。

这不禁让更多业内人士将目光投向逆势而上的精酿啤酒——据业内人士估算,在未来3-5年内,精酿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会达到3%。

尽管目前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还远不如美国,但中国的人口密度几乎是美国的五倍,意味着这一数据已颇为可观。

同时,越来越多的现象都在印证精酿的商机:40%的中国市场年增速;中国首个精酿啤酒行业标准出炉;本土精酿熊猫精酿、酒花儿完成巨额融资;百威收购的精酿相关企业越来越多……

曾有媒体报道,据不完全调查,美国知道或尝过精酿啤酒的国民近1亿。而这,或许也正是中国精酿啤酒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国产啤酒 精酿啤酒  来源:酒业家  佚名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