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中小酒企区域强势 酒业方能呈现百家争鸣

2016-04-05 11:11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方刚老师说:中国七万家茶企干不过一个立顿,这不是中国茶的失败,这应该是中国茶企的成功!否则,早就被立顿消灭干净!

茶和酒是中华文化基本的传承,如果哪天被某个企业一家独大或是垄断,才是民族和国家的没落。不管是茶企还是酒企,就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刘春雄老师表示,民族产业基本上是分散的。白酒就是中国的民族产业,一定是分散的。

酒业正值转型 新主流酒将崛起

营销专家邹文武认为,中国酒业正在实现四化,即去中间化化、两极分化、生存矮化和新主流化。

1.去中间化。白酒面临去中间化——中间企业将活得很艰难,所以说五粮液茅台、泸州、汾酒、郎酒、剑南春品牌业绩恢复很快。黄鹤楼被古井贡并购就是一种趋势。

2.两极分化。未来酒业生态也是两极分化会很严重,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会越来越明显,中档消费价格的产品会做的很艰难,这也是牛栏山、老村长们逆增长的原因所在。高端白酒随着社会的稳定,逐渐会保留下来。

3.生存矮化。葡萄酒被欧洲矮化,啤酒被进口矮化,白酒被主流价值观矮化,在经济地位中也在被矮化。

4.新主流化。新主流正在形成,预调酒、果露酒、低度酒等新主流在崛起。

中小酒企破局 地产酒应做到极致

我个人非常赞同上述观点,此前,我在《陈行军:白酒发展遭遇瓶颈 未来前景堪忧》一文中提到,白酒(私藏定制是小众)收藏应从两个方向着手,即地产和特色。地产酒要讲求本地强势化、特产名片化,而特色则要凸显本地功能化、特色强势化。

其实,我不是说白酒企业都不行,只是说白酒总体规模会受到限制。去中间化、两极分化很明显会形成赢者通吃和中小企业艰难生存,濒临破产或是被其他企业收购。我个人更注重地方性中小企业的突破。

我说地产酒本地强势化,不是说地产酒要全面开花、墙里开花墙外香之类,是指地产酒要立足本地、扎根本地、研究本地、契合本地,打本地感情牌,品质为基,包装为骨,定位明确,酒体风格独特,从渠道能见度、产品能见度、生动化、广告招牌海报物料、本地口碑、品牌传播、消费者重复购买在当地绝对强势。让自己酒随处可见,随手可买,随便买得起。

当然,要找对对手,不要盯着所有竞品,根据自己主力产品的价位、定位来确定对标对手,在某一品类做到极致。特产名片化其实是地产酒强势化后的分支,地产酒变成本地的特产和名片,将特产做到极致,酒就不是单纯的酒,而是就有机会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像内蒙古的马奶酒和闷倒驴,河北的羊羔酒,绍兴的黄酒就是典型特产名片化。

发力特色酒 区域酒企强势的根基

特色酒是依托地方特殊植物、农作物为主原料酿造。云南石斛酒、玛咖酒,江西的葛根酒,海南的龟酒等等都是鲜明的特色酒,但特色酒不能做成保健酒,我更建议是养生酒叫法,其贴合中国日益增长的健康食品需求以及绿色环保的要求。

保健酒功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的公众化,这是个人非常忌讳的问题,劲酒成功不是因为保健酒,而是因为高举--广告媒体的大量投放、低打--市场精耕渠道扁平化和长期的坚持。除劲酒外,没有任何一家酒业在打着保健旗号下活的滋润。

特色酒证明可以百草入酒(药食同源),百谷入酒(传统酿酒五粮之外的农作物,如苦荞,如甘薯)、百花入酒(广东三花酒、广西桂花酒、菊花酒),酿酒的原料来源广泛和酒的百花齐放。特色酒重点是特色,区别于一般酒企产品和风格,特色酒要做特色功能化和特色强势化。所谓特色功能化其实就是放大产品的功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需求就好;所谓特色强势化就是打造特色酒的特色,变成占据本地消费者某一类产品的代名词,在区域或是某一类渠道绝对的强势。

地产酒和特色酒的关键还是立足本地,打造成本地的著名品牌,并成为本地的文化符号和名片。地产酒和特色酒企业不一定追求规模,小而美,小而强才是地产酒和特色酒突破的方向。做好做透一个地级市或是几个地级市甚至一个省已经是足够大的规模,参天大树有参天大树的活法,小草有小草的活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中国酒业应有的常态。

原文题目:《中国酒业--警世通言》

相关阅读:陈行军:白酒发展遭遇瓶颈 未来前景堪忧
                 酒业亟待复苏 谁会是下一头站在风口上猪?         
                 中小酒企区域强势 酒业方能呈现百家争鸣

    关键词:区域酒企 酒文化 果酒  来源:佳酿网  陈行军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