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评论 >

白酒:弱复苏格局下调整不容放松(2)

2017-07-11 14:50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首先,从目前颁布的法规中能够看到,白酒被划分为普通食品,而在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不仅是烈酒,包括其他饮料酒都被划分为特殊食品。进口葡萄酒、烈酒在本土是特殊食品,在中国变成了普通食品,到中国畅通无阻,一路绿灯。反观中国白酒在国内是普通食品,但是到了国外,由普通变成了特殊,一路关卡。WTO谈判对白酒国际化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没有把特殊和普通食品解决好,白酒在国外的关税和国外的酒到中国来的关税不对等。不管到哪个地方,牵涉到关税等法律法规的时候,无法向其他商品在WTO框架下通过多边谈判解决,而要进行双边谈判。他透露,中国酒业协会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做一些相关的政策性的研究,否则对中国白酒国际化非常不利。

第二个是研究中国白酒的国际表达方式。业界常说白酒通过餐饮走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其实国外的很多餐饮场所是不允许喝烈酒的。国外烈酒的消费是一些特殊的场合,酒会或者酒吧,在消费方式和消费文化,以及酿造风味等方面中国白酒企业仍需要进行探索。

第三,讲好中国白酒故事。中国白酒和国际上其他酒的表达方式有非常大的区别,国外的酒是生活品质,是独享;中国白酒一定是分享,与亲朋好友、长者、尊者聚餐在一起饮用,这是中国的核心文化。而且喝酒的时候要举杯,要表达,这是中国酒文化的核心,如何把这种核心的文化传到世界,传给世界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

谈到解决的办法,宋书玉表示,针对目前白酒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葡萄酒是最国际化的酒种,在全世界产量过剩,目前厂商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很多名酒企业都“染红”了,都在做葡萄酒,或者到国外买酒庄。他举例说,最近劲酒有一个很好的探索,在德国收购了一个烈酒,我们可以尝试把国外的拿过来的同时,白酒进入国外的烈酒领域。

国家战略、抱团出海。中国酒业协会和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形成了战略合作,研究中国白酒国际化,中华老字号如何走向国际。如最近准备把中国白酒文化以及汉字酒进行世界申遗。国外的酒叫含酒精饮料,唯独中国存在专有的汉字“酒”,是中国对酒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包括我们的酿造技艺等都可以申请文化遗产。

培训外国白酒侍酒师,国外人到中国培训中国人,在中国推销进口葡萄酒,中国可以培训一些外国人从事白酒侍酒,在国际上传播白酒故事。

产业政策、标准实施步伐加快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酒界两会代表,纷纷通过人大、政协议案和其他途径,向国家有关主管工商、税收等部门谏言进策,建议针对白酒的限制性产业政策与消费税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尽快在行业政策上进行有利于行业未来发展的调整。

事实上,将白酒列入限制性产业,从2000年以后政策一直延续,其在一定历史时期里起到非常好的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行业调整的深入,该政策针对企业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客观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使产业优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时限制性产业政策也影响到去年计划出台的《白酒生产准入标准审查细则》的发布与实施。目前的限制其实是限制了提高,《白酒生产准入标准审查细则》迟迟没有出台,其实是在协调能不能取消限制,取消限制以后,方能够大幅度提高准入门槛,这样对整个产业的优化有进有退,对整个产业的优化未来非常好。只有大幅提高生产准入门槛,才能把无资质的企业与不合格产品挡在市场之外。

同样,从量计征销售入国库的部分占白酒整个行业的比例非常小,目前的现状是,名酒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在从量计征上依法纳税,但多数小企业由于监管的困难等原因,在税负上并不公平,这也近一步阻碍了白酒企业的上升通道,挫伤企业的经营积极性。

政策、市场、经营多方向上的调整,让中国白酒的道路越走越宽,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酒行业的发展定将在复苏的氛围里,呈现出更多的亮点与延伸。

关键词:弱复苏 回暖 转型  来源:中国酒业杂志  李澎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啤酒: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
  • 下一篇:光瓶酒就该“裸奔”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