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茅台产区拟“立法” 八成酒厂将被整合?

2021-08-03 08:30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酱香热的当下,一千多家酒企加大马力,开启多拉快跑满负荷生产模式,在风口面前,谁都不愿落在最后。产业的发展要遵循生态的良性循环原则,超出了生态所能接受的范围,生态污染的警钟将时刻敲响。

7月23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典型案例。案例显示,仁怀市白酒行业无序发展,污染治理推进不力,溪沟污染依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问题包括:规划执行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频发;废水管网建设不完善,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督察整改工作不到位,企业违法排污问题频发;冷却水直排,污染严重等方面。警钟已经敲响,留给仁怀市以及茅台镇野蛮、无序扩张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7月27日,随着《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的审议,标志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法规即将出台。记者从《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中看到,“开发建设等活动未采取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等措施”“三级保护区内焚烧垃圾”“二级保护区内网箱养殖”等行为,将开出最高10万元的罚单。

01、扩容PK生态,能否开启兼容模式

在2015年12月8日区划调整前,茅台镇面积189.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酱香酒核心区域7.5平方公里。在这7.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以及附近区域,分布着大大小小成百上千家酒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初,仁怀市有白酒生产企业1779家,其中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白酒生产企业346家,小作坊登记许可915家,无证无登记许可266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2家。仁怀市1779家白酒生产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茅台镇,分布在赤水河酱酒核心区域。无序的开发加上治污设施的不太健全,相对于茅台镇和赤水河核心区域生态来说,压力很大。

从仁怀市“十四五”规划中不难看出,计划新增规模企业30家以上,培育白酒上市公司5家,到2025年,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50万千升,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高速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动力,透支生态的话,或将得不偿失。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早有警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赤水河沿岸的生态容量总有一个“天花板”,尽管酱酒板块持续升温,酱酒企业在规划与布局时,仍要充分考虑这片区域的环境与自然压力。

一边是白酒行业无序发展,污染治理推进不力,溪沟污染依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一边是各项工程、各家工厂扩容改造,仁怀市、茅台镇项目引进不断加速,大项目成为重中之重。长远来看,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相比之下,生态更重要,但没有发展,城市就缺乏生机,发展遇上生态,这是一道十分难解的“高考题”。

面对严峻的生态考验,仁怀市在产业发展结构中必然出台一系列治污措施,在结构调整中实施“抓大放小”,规模化、智能化和大品牌化模式,实施兼容发展战略,逐步由“无序发展”向“有序良性发展”转变,巧解生态污染难题。

未来,在仁怀市和茅台镇,兼并整合将成为生态整治的重点。《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主要功能在于“打通法律的最后一公里”,《条例》以“小切口”介入,聚焦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的保护,主要对遵义市和仁怀市两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和基层组织设定了职能职责。对贵州茅台酒品质有决定性影响的贵州茅台酒核心产区的工业布局、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原料和辅料基地,微生物,窖泥窖石用料,酿制工艺,大气和天然分布的物种资源等进行了规定,瞄准区域内需要立法解决的重点问题,在制度设计时创设或者细化了保护措施。

7月27日,贵州从事白酒治污工作多年的赵先生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仁怀、茅台镇的治污工作重心是如何将1000多家小微酒企和无证家庭作坊式的酿酒企业治理好。这部分企业由于产量小、治污设备欠缺和生态保护意识不太强,成为治污的重灾区,在未来的工作中,难度也将加大。针对此现象,“关停+整合”将是不错的选择,将小微酒企纳入周边大企业管理和共同治理污染,实行集中式废水处理。

02、和谐共生,无序发展将紧急叫停

贵州省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仁怀市赤水河支流石坝河、仁溪沟、兰家湾、元木岩、胜利沟等水质均存在超标。2021年1月~3月,兰家湾COD最高达251mg/L;仁溪沟水质COD高达165mg/L,均为劣Ⅴ类水质。

《华夏酒报》记者从通报中获悉,此次公布的数据多集中在白酒企业排放水污染上。在仁怀,除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按要求建设冷却水循环处理系统外,其余白酒企业大多数因陋就简,在屋顶、厂区等修建简易冷却水池,达不到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高温、高浓度冷却水直接排入外环境,加重了各溪沟污染负荷。例如,仁怀市文洋酒业有限公司冷却水直排,水质发黑;酒城酒业冷却水管网布局杂乱,设置外排管道;金茅古酒厂冷却水收集池存在废水外溢。

对于贵州白酒产业未来发展,赤水河流域治理尤为重要,赤水河生态的好坏关系着仁怀、遵义乃至贵州的整体经济发展。从7月1日施行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标志着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保护立法实现从“联动”到“共立”。推动省际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构建起赤水河流域共抓大保护新格局。

生态治理是一件大事,不能有一点儿懈怠。

7月20日,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在该市召开的白酒行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暨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上提出,将积极推动整合关停一批“低小散弱”酒企。

相对于2020年以来仁怀市政府出台并实施的关于中小酱酒企业“关停并转”的行动方案来说,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针对生态的要求让酱酒整合运动更进一步。

据悉,《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划定了“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区”,以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地域范围为基础,涵盖了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地域范围和赤水河贵州茅台酒取水口上游的仁怀市流域范围。

茅台镇一家小微酒企负责人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从去年传言整合到现在力度加强来看,当地各级政府的决心进一步加大,关停、兼并、整合运动步伐加快,小微酒企和家庭作坊成为整合对象,1000多家企业将有80%被整合,力度超过了历年。未来,无序发展和小微酒企将逐步被大企业兼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03、兼并整合,生态治理将更协调

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曾要求,要着力推动品牌梯队更“优”,坚持抓大、扶中、推小,加快打造以茅台集团为引领的品牌梯队,形成各梯度品牌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着力推动市场主体更“优”,加强小酒厂、小作坊规范管理,推动有实力中小型白酒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企业上规入统,培育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强主体。

7月25日,白酒行业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原隶属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旗下的贵州仁怀市仁帅酒业,以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方式,划入贵州茅台集团资产序列,归属茅台集团保健酒公司旗下。

据悉,仁帅酒业是由中国路桥领域头部企业——贵州桥梁集团于2011年全资建立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仁酱酒业有限公司,占地311.7亩。2018年,仁帅系列产品正式上市,为了进一步打造仁帅品牌便于消费者形成品牌记忆,当年底,“仁酱酒业”更名为“仁帅酒业”。2020年仁帅酒业决定进一步扩充产能;2021年,仁帅酒业酱酒投产能力将达到4000吨。

此次仁帅酒业归属茅台集团保健酒公司旗下,或将是拉开遵义市、仁怀市白酒企业兼并整合的序幕。

在遵义市“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强化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区配置,大力疏解非生产性功能,把最优质的土地资源用于最优质的酱香型白酒生产,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同时还提及促进酱香型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赤水河水体环境污染排查治理等内容。

魏树旺表示,白酒行业污染专项整治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要坚持把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白酒行业污染专项整治中的各项措施,大力推动白酒行业源头治理、技术升级,推进赤水河全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高门槛规范白酒企业发展,坚持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动“低小散弱”酒企整合关停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改造升级一批、转型发展一批。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勇表示,面对不断增长的酱酒企业数量和酱酒生产规模,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繁重,全流域酿酒模式的启动,对赤水河来说将是一场新的考验。

《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中也显示,鉴于不同工艺的酱香白酒对环境依赖程度不同和行政管理的可操作性,明确对生产环境保护区实行分级保护,具体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仁怀市生态污染的警钟已经敲响,整治不容沙子。“不管乐不乐意,关停整合和兼并是一定要实施的,在生态目前,不容商量。”茅台镇一家酿酒企业品牌总监范先生讲道。

生态能否与发展和谐共处,综合治理最为关键。拟出台的《贵州茅台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让茅台产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处罚更重。未来,能否彻底根治茅台产区污染,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原标题:茅台产区拟“立法”,八成酒厂将被整合?)

    关键词:酱酒 仁怀 茅台  来源:华夏酒报  陈振翔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白酒这半年
  • 下一篇:没有了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