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从抢市场到要利润 啤酒的春天要回来了?

2018-04-08 15:53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这个冬季有点冷,啤酒市场却异常热闹。

先有外行复星国际入股青岛啤酒,然后三大啤酒商陆续传出涨价消息,啤酒板块股价也蹭蹭直涨,在这淡季里引起各方的关注。

经过十年发展,国内啤酒产业终于进入了从抢市场到要利润、从追求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时期。

尴尬的十年滞涨

啤酒仿佛就跟泡面一样,普通不能再普通了,10年了价格一直难再涨,市场上,3元一瓶的普通绿瓶啤酒、按人头收费不限量畅饮、吃饭就送啤酒……啤酒企业“赔钱赚吆喝”的现象屡见不鲜。近10年,我国啤酒行业经历市场饱和、容量下滑、恶性竞争、品牌老化、吨价及利率过低等种种难题,价格一直难于上涨。

于是国内啤酒业常被业界称之为“贫瘠之地”。然而这块“贫瘠之地”终于也开花了,受“茅五泸”白酒带头大哥近期纷纷提价的影响,啤酒业也掀起一番涨价波浪。

从可证实的消息来看,这波啤酒涨价的第一枪是由燕京啤酒打响的。2017年12月1日,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称,对460ml7°P燕京本生啤酒产品的经销政策作出调整:终端进货结算价格顺涨3元/箱,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瓶。

接着华润雪花则称,从2018年1月1日起,将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上调,对包括雪花纯生、勇闯天涯、晶尊在内的9款产品进店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2到10元每件不等,幅度在10%至20%左右,提价产品的规格均为500ml。不过,雪花电商价格倒是没变。

对涨价,青岛啤酒则显谨慎些。青岛啤酒公告称,公司受2018年包装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压力,拟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但并非全部产品,以此部分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拟涨价部分产品的平均涨幅则不超过5%。

可以说,这是近十年来啤酒企业第一次集体涨价。总结而言,此轮啤酒行业涨价淡季先行,以便检测市场反应并在旺季前进行调整;提价主要集中在消费量大的华东浙江、华北北京等市场格局较集中地区,有利于提价企业凭借当地消费惯性和品牌依赖度,降低价升量跌之影响;提价对象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通过新品推广、换包装等方式间接提价的可能性更高。

而上一轮啤酒集体涨价,外界对其印象多停留在2008年。2008年雪花、青岛、燕京、金星等国内主要啤酒品牌全部涨价,并蔓延至二三线品牌,原因是由于麦芽、啤酒花等原料和人工成本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年营销成本的上涨等多重因素,很多大众啤酒零售终端价从2、3元涨到3、4元。只不过,当时涨幅也不是很大。

不过,当前即使青岛啤酒的涨幅甚微,当雪花、燕京两大龙头纷纷加入涨价阵营时,啤酒行业涨价潮或难于拦住。

业界专家认为,2018年龙头企业有望陆续提价,提价之后预计会发生两种现象:其一是龙头企业可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其二是企业的利润率有望提升

龙头企业缘何此时提价?

2016年以来包装、原料上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2016~2017年,受供给侧改革冲击,啤酒企业主要使用的包装物价格均加速上升。纸箱价格由2016年下半年开始快速上涨,2017年中最高涨幅曾达到60%以上;铝板方面,多地铝板价格均快速上涨,2016年下半年铝板价格最高涨幅30%,进入2017年后大部分时间保持10%左右增速;玻璃价格指数2016年下半年后增速提升至接近30%,2017年增速保持在10%-30%区间。

以青岛啤酒为例,来说明啤酒产品的成本构成。在青岛啤酒成本中,包装材料占总成本比例47.28%,比制造成本和原料成本的占比40%还要高。在青岛啤酒包装结构中,主要是玻璃瓶及铝制易拉罐,而自2015年来,玻璃价格及铝价均有较大程度涨幅,截至2017年12月底,浮法平板玻璃价格较2016年底上涨14.42%,较2015年底上涨49.52%;铝价方面,2017年均价较2016年上涨15.36%,较2015年上涨19.72%。这对青啤吨酒利润构成较大影响。

而近两年,啤酒的酿造主原料大麦的成本也上涨约10%。

成本居高不下背后的是国产啤酒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一直较低,基本位于15%以下,与国外企业比如百威近29%的利润率对比,差距近一倍,盈利能力急待提高。

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啤酒行业营业利润率最高当是重庆啤酒,吨均营业利润达到437元/吨,显著高于其他啤酒企业,然而这与百威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华润啤酒则是198元/吨,青岛啤酒189元/吨。在2017年国内高端啤酒销量占比中,百威最高占比46%,其次是嘉士伯占比17%,青岛占9%,喜力占6%,其它多数国啤位置靠后。

因此,这也促使国内啤酒企业要从抢市场份额到要市场利润的经营思路转变,强化了啤酒吨价上行的行业性趋势。

关键词:国产啤酒 转型 涨价  来源:中国酒业杂志  吴勇毅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