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官员推手落马 “一号工程”汾酒园区陷入翁局

2014-12-01 15:17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若非亲眼得见,很难想象被誉为“山西转型标杆工程”的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下简称汾酒园区)会是今天这副模样。

按照规划,汾酒园区的规模颇为壮观:面积5平方公里,投资50亿元,白酒产量10万吨,销售收入100亿元,吸纳三万劳动力就业,带动20万户高粱、豌豆、大麦种植农户致富……官方宣称,汾酒园区于2010年开工,三年后建成。

今天,在太汾高速公路杏花服务区附近,绵延数公里的高大城墙较为扎眼,隐匿其后的“汾酒园区”,荒草中“烂尾楼”望不到边,除了零星的看守人,偌大工地罕有人迹。

资金链断裂给汾酒园区带来的只是一时之困。2014年1月至8月,相继发生的变故让汾酒园区的未来横生变数——十位投资人中,先后有三位锒铛入狱;项目主要负责人、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一号工程

汾阳市杏花村因盛产汾酒而驰名,早在1500年前这里的白酒已闻名天下。

2008年4月,杏花村被评为“中华名酒第一村”,山西省政府作出“以汾酒集团为龙头,推进对周边和省内白酒资源的有效整合”的决策,并提出在杏花村建设汾酒园区。

公开资料显示:汾酒园区是《山西酿造业振兴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汾酒集团)为龙头,以做大做强汾酒等杏花村酒业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土地征用、统一品牌管理、统一原料保障、统一质量检测”的管理机制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汾酒集团托管经营”的两权分离模式,建设集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质检以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酒业集中发展区。

按照规划,建成后的汾酒园区将使汾酒集团的汾酒产能扩大三倍。

2010年,山西省人大将建设汾酒园区列入18件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吕梁市也将其列为加快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

2010年1月22日,汾阳市政府与汾酒集团签订协议,推进汾酒园区项目。

汾酒集团董事会顾问阚秉华说,汾酒园区将由汾酒集团负责具体运营,意在整合山西境内上千家白酒企业。而汾酒集团也计划在2015年前冲刺100亿元年销售额,重返白酒第一阵营。

“缸荒”疯狂

“原计划汾阳地区20多家白酒企业先进驻园区,汾酒集团统一管理。”汾酒集团副总经理杨建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主要是贴牌生产,用汾酒集团的‘杏花村’品牌来整合白酒资源。”

据悉,杏花村品牌1980年注册,目前品牌价值超过60亿元,被称为山西“最值钱品牌”。

汾酒园区的投资人系吕梁本地多位煤老板,2010年,他们组建“中汾酒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中汾公司),开始投资打造汾酒园区。有知情人说,煤老板们只投资分红,不参与汾酒园区经营管理。

2010年4月22日,吕梁市政府与汾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汾酒园区项目正式启动;2010年9月28日,汾酒园区在杏花村汾酒厂西侧奠基开工。

据知情人说,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汾酒园区建设“速度很快,摊子铺得很大,四面开花”。

曾有媒体报道:前期设备采购,煤老板将临县、洪洞、壶关三地的酒缸全部买光,导致山西出现“缸荒”。

不久,汾酒园区建设即因资金问题深陷困境。

前述知情人说,2012年6月之后危机突显,工程款骤减,工程进度放缓。至2013年底,汾酒园区建设停工。

杨建锋告诉本刊记者,2014年1月至今,中汾公司再没投入一分钱。

据本刊记者调查:截至目前,汾酒园区已建成的建筑物面积约1.58平方公里,其中,具备酿酒能力的生产车间有12个,其余大部分为“半拉子工程”。

“2013年11月,部分车间开始试生产,由于厂房和设施不完善,只能生产一部分原酒。”山西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亦斌说,“对我们影响很大,生产出的不是成品酒,卖不出去。

按照杨建锋的说法,中汾公司已向汾酒园区投入35亿至40亿元,即便如此,“汾酒园区里还没有办公楼,其他配套设施也均未完善”。杏花村镇一位干部则告诉本刊记者,仅1.58平方公里内的建筑物及配套设施全部完工,“至少还需30亿元”。

关键词:中汾公司 汾酒集团 汾酒园区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武刚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