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中国白酒“走出去”依旧困难重重

2015-09-02 10:58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8月28日,2015(贵阳)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在贵阳闭幕。来自世界各国的评酒师以盲品形式品评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97款参赛酒品。

“虽然中国白酒具有久远的文化积淀和高达4500亿元人民币的行业产值,在中国市场一片繁荣,但却在国际烈酒市场上影响有限。此次大赛结果接受比利时王国政府和欧盟的双重监控和认证,一枚奖牌意味着品质的保证,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和保证,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承办大奖赛的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如是说。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去年中国的白酒占世界烈性酒生产量的37.6%,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却连8%。都没有,可以说中国白酒完全被低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白酒在国际标准、品质分级和品牌认证上没有得到世界级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认,竞争优势、领先地位没有在世界市场上得到彰显。

中国加入WTO后,海外酒水品牌品类如洪水般涌入中国市场,但是在国际烈酒名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白酒却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介绍,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并称为世界6大蒸馏酒。中国白酒酿制工艺历史悠久,在世界蒸馏酒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中国以茅台酒为主的白酒出口,还主要集中在海外华人集中的区域。

“中国白酒拥有广大本土受众,但由于西方对于中国白酒缺乏了解,加上传统白酒营销理念跟消费方式的单一性,使白酒文化在国际上认知度尚显不足。”季克良表示。

“从品牌来讲,中国白酒知名品牌在国外华人生活圈中有一定影响力,但对国外消费者来讲,其知名度还不够明显,有人知道但主动购买的外国消费者可能寥寥无几。”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坦言,国际化虽是很好的愿景,但也充满着各种挑战。

“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挑战,以茅台为例,很多人认为,茅台在国内尚且供不应求,何必到国外去?”袁仁国表示,目前茅台产能有限,在国内供不应求,但不代表未来也会如此。“到2020年,茅台供应量将达到4万吨,国内的需求量估计也就在2万吨至3万吨,剩下的供应量只能由国际市场来消化。”

其次,中国白酒在口感和度数方面还与海外市场存在差异。“过去中国人喝茅台都是53度的酒,但是西方国家普遍喝40多度的酒,茅台要在西方国家打开市场就要适应西方人的口味。再有就是中外饮食习惯和饮酒文化方面的差异。茅台酒要走出去,必须要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根据当地的文化来具体分析。”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虽然各酒种分开比赛,但在历届中,中国白酒仅列入杂项,本届大赛是首次增加中国白酒版块,并根据中国白酒酿造工艺量身定制评审规则。

业内认为,这将有助于全世界了解中国的白酒及文化,加快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进程。而在限制“三公”消费、白酒行业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适时推进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将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推动白酒产业健康转型。

大奖赛上的国际评委们也一直在强调,要让中国白酒吸引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来自日本的美酒专家西田惠美介绍,仅日本市场来说,中国的白酒和日本的烧酒、清酒差不多,会较好接受,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的推广普及。“第一步应该是让人们对白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像日本清酒会与食物一起推广,白酒也可与食物搭配,或者调配成鸡尾酒,让大家更易接受;第二步是要推广普及白酒文化,让消费者了解白酒是什么,比如茅台蕴藏了什么样的文化,而不仅仅是概念的推广。”

王新国建议,要通过对外国人饮用中国白酒的数据反馈,进行尝试生产适合外国人饮用嗜好的中国白酒产品,“走出去”为先、“引进来”为后。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预测,未来十年,酱香型白酒市场份额将提升并有望达到30%左右,未来白酒的消费趋势将向酱香型、淡雅型产品及其优秀品牌集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追求健康、口味、心理满足等新的价值需求成为新时期白酒消费的一种追求。”刘员认为,白酒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对于健康白酒、高品质白酒的需求必将逐步增长,中国白酒“走出去”也需要切合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

    关键词:白酒国际化  来源:中国商报  王硕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