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新闻 >

大商积压进口啤酒未卖出 接近质保期低价抛售

2016-12-28 10:05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2016年年底,WBO得知有多家酒类大商开始对旗下啤酒进行大甩货。据知情人士透露,某国有企业曾一次性进货150个货柜的进口啤酒,而目前却积压了近3000万元的货物尚未卖出,且已快到保质期,现正以50元/箱的低价抛售。

另据WBO了解,一家酒类电商最近也积压了300个货柜的进口啤酒,且已临期。11月开始甩货,同样是50元/箱。

WBO此前就曾报道过福建省平行进口的喜力啤酒小支装面临过期问题。在今年秋天,笔者也知道成都某酒窖也出现几百箱24瓶装的进口啤酒临期需要甩货。

供大于求仍是主因,有酒商专门销售临期啤酒

“近两年我见过诸多抛售临期进口啤酒的案例。有一种是被动型的,也就是去库存的速度太慢,导致产品临期,不得不低价抛售。另一种情况则是主动性的。”在上海经营进口啤酒多年的耿梁告诉笔者。

成都资深啤酒运营商,成都市华森啤酒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军则指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这几年急功近利的人太多,就如当年大家一窝蜂去做葡萄酒那样,这两年啤酒亦是如此。新锐酒商盲目跟风,导致供求关系失衡。

耿梁还向笔者表示:现在市场上还有一些有快速销售渠道的酒商,他们甚至会在市面上专门寻找低价临期啤酒,将他们以1/2的价格采购回来,然后加一点价快速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事实的确如此,当笔者在互联网输入“临期啤酒”,即能搜索出多个求购临期啤酒、回收临期啤酒的页面。足见临期啤酒的处理也成了一门生意。

如何避免尴尬?

如何防患于未然?耿梁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在进货前要对自己的经销渠道进行梳理,清晰了解客户的正常销售情况,再按此来进货;第二、减少SKU,库存的SKU太会分散你推广的精力,从而造成其中一些单品出现积压;第三,提前考察目标终端市场对啤酒的偏好,以此确定引进哪些种类的啤酒。

而酒老板创始人马国民则表示:注意进口时间也非常关键。

“不少酒商参加春糖会看见进口啤酒火爆,认为这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于是4-5月去国外考察,等你确定了产品、下订单、把货拉到中国港口,可能已经8-9月了,啤酒消费旺季也至尾声。而啤酒保质期又短,若熬不到第二年夏季,终端经销商不愿要,只得低价抛货。”马国民指出。

马国民告诉笔者:“酒老板自己也会做进口,我们一般都是1-2月到国外去考察订货,保证5月份啤酒能够到上海港,然后赶上旺季销售。”

低价抛货是王道,为行业挤出水分

对于进口啤酒商低价抛货的现象,马国民认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认为:首先这会大浪淘沙,留下一批做品牌、有资金实力、专业的进口啤酒商。这会让未来中国的进口啤酒行业像进口葡萄酒那样,逐渐出现一些运营1个品牌或多个品牌的大商。其次,低价抛货也可以有力地让价格回归。毕竟,现在有一些进口啤酒动辄卖20元以上,并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但马国民依然看好进口啤酒未来的行情:“我们店内如今进口啤酒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国产啤酒。许多80、90后新生代很能够接受进口啤酒;60、70后则希望喝的少一点、好一点,也会购买进口啤酒。但的确大家对价格还比较敏感,更愿意选择价格跟国产啤酒差不多,或者稍高一点的。我认为5-10元是中国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的价位段。”

    关键词:进口啤酒 经销商 喜力啤酒  来源:葡萄酒商业观察  蔡梦藜
    商业信息